阻塞性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等的病理状态,发病机制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异常炎症反应及多种因素参与相关,病理改变为肺过度膨胀失去弹性等,病理生理变化早期病变局限细小气道时闭合容积等有变化,病情进展后有通气换气障碍等,相关影响因素包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温馨提示有吸烟史等人群应戒烟等且中老年需定期肺功能筛查。
一、定义
阻塞性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二、发病机制
主要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多种因素参与,如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等,这些因素可引发肺部炎症,导致气道和肺组织损伤,进而引起气道弹性减退等病理改变。
三、病理改变
肺过度膨胀、失去弹性,剖胸时气肿部分不能回缩,外观呈灰白或苍白,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疱。
四、病理生理变化
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时,闭合容积增大,动态肺顺应性降低,但静态肺顺应性增加。
病情进展后:通气和换气功能发生障碍,出现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进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五、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暴露人群更易患病,中老年人群相对风险更高。
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对男性影响可能更突出。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长期接触职业粉尘、空气污染严重环境暴露等也增加患病风险。
病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也会升高。
六、温馨提示
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应尽早戒烟,减少职业粉尘接触,改善居住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暴露,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需积极规范治疗以降低肺气肿发生风险,中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