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需据痰检等选敏感抗生素控感染,用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等改善呼吸功能,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后多数心衰可改善,仍心衰可选用利尿剂等纠正,缓解期要避免诱因、长期低流量吸氧、用免疫调节剂并康复训练,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要监测肝肾功能防蓄积,儿童少用不适合药物,妊娠期兼顾母胎安全谨慎用药。
一、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痰涂片、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是关键,感染控制不佳易导致病情恶化。
2.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祛痰药(如氨溴索)、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解除气道痉挛,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3.纠正心力衰竭:在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多数患者心力衰竭可得到改善,若仍有心力衰竭,可选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或使用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但需注意其在老年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风险)、血管扩张剂等,但需谨慎权衡药物利弊。
二、缓解期治疗
1.避免诱因:嘱患者避免劳累、感染、吸烟等诱发因素,减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次数。
2.长期家庭氧疗:每日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15小时,可提高患者血氧分压,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尤其适用于存在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
3.增强免疫功能: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也可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改善心肺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肺心病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使用抗生素、利尿剂等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如利尿剂使用时需注意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
2.儿童:儿童肺心病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相关,治疗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或存在较高风险的药物。
3.妊娠期女性:肺心病合并妊娠时,治疗需兼顾母体和胎儿安全,氧疗等支持治疗为基础,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对胎儿的影响,必要时在多学科协作下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