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确切固定熬夜时长会猝死,但长期熬夜大幅增加猝死风险,其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有损害机制,不同人群熬夜风险有差异,有基础疾病、青少年、中老年人群风险不同,应尽量保证充足规律睡眠,成年人建议每天7-8小时,各人群要依自身情况严格作息、控基础病、定期体检等来降低猝死风险
一、长期熬夜对身体的损害机制
1.心血管系统方面
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其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这种物质会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进而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脏肥厚、扩大,增加患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而这些心血管疾病都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2.神经系统方面
熬夜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节律,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失常,可能引发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痛、焦虑、抑郁等症状,而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
二、不同人群熬夜的风险差异
1.有基础疾病人群
高血压患者:本身血压就处于较高水平,熬夜会进一步使血压波动加剧,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从而增加猝死风险。
冠心病患者:熬夜时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情况可能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进而导致猝死。
2.青少年人群: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同时也会对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虽然具体多久会猝死没有固定时长,但长期熬夜会埋下健康隐患。
3.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熬夜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的损害更为明显,相对更易在熬夜后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导致猝死。
三、避免熬夜的建议
无论哪个年龄段人群,都应尽量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作息,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以降低猝死风险。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中老年人群要注重通过规律作息等维护身体健康,降低熬夜带来的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