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组织缺氧机制包括:CO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占氧结合位点致运氧减少;碳氧血红蛋白影响氧解离及组织利用,且使氧解离曲线左移;CO还能直接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结合,阻断细胞呼吸链电子传递,阻碍氧化磷酸化,加重缺氧,不同人群中毒后影响不同。
一、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CO与血红蛋白(Hb)的亲和力比氧气(O)大得多,大约是O的200-300倍。当人体吸入CO后,CO迅速与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这就会占据O与Hb结合的位点,使Hb结合O的能力降低,导致氧气运输到组织的量减少。例如,在空气中CO浓度不高时,就会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造成组织供氧的潜在减少。
二、影响氧的解离和组织利用
碳氧血红蛋白还会影响氧的解离,COHb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OHb)慢得多,大约是OHb解离速度的1/3600。这就使得在毛细血管处Hb释放氧气到组织的过程受阻,影响组织对氧的摄取利用。比如,当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时,正常情况下OHb要解离释放O给组织细胞,但COHb解离慢,就导致组织能获取到的氧减少。
三、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
COHb形成还会使氧解离曲线左移,使得组织更难从血液中获取氧。因为COHb存在改变了Hb与O的亲和力等特性,进而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形态位置,进一步阻碍组织对氧的摄取利用。例如,氧解离曲线左移后,组织细胞从血液获取氧的梯度改变,更不利于氧向组织扩散。
四、对细胞呼吸链的影响
除了与Hb结合影响氧运输外,CO还可以直接影响细胞内呼吸链。CO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使得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功能,这样就阻断了细胞内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使得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细胞产生ATP减少,更加重组织缺氧。比如,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是关键环节,CO与之结合后,就阻碍电子传递给氧,使得细胞不能正常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细胞功能受影响,组织缺氧情况加剧。
对于不同人群来说,比如儿童,因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缺氧耐受更差,一旦发生CO中毒,组织缺氧影响可能更严重,更需及时识别处理;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人群,本身心肺功能储备差,CO中毒引起组织缺氧后,心肺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更要注意预防CO中毒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