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属冠状病毒科有包膜单股正链RNA具强变异性传播途径主要为近距离飞沫及接触患者分泌物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发病者青壮年居多儿童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干咳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病情进展可现呼吸困难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可闻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早期可见肺浸润影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表现治疗主要为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氧疗营养支持及用抗病毒药物等需个体化处理预防措施有隔离患者避免密切接触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等特殊人群加强防护。
一、病原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该病毒属冠状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多形性,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具有较强的变异性。
二、流行病学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唾液等污染物。
2.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发病者以青壮年居多,儿童感染后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需关注。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可伴有咳嗽(多为干咳)、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
2.体征及检查: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早期可见单叶或双叶肺浸润影等异常改变,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四、诊断要点
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周内有与SARS患者接触或疫源地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SARS-CoV特异性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综合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主要为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氧疗以纠正低氧血症,提供营养支持等维持机体基本状态,同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需注重特殊人群的个体化处理,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病情进展;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要加强监测基础疾病与感染的相互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为主。
六、预防措施
1.隔离患者:对确诊或疑似患者及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2.避免密切接触:减少与SARS患者及可疑污染物品的接触。
3.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应加强防护教育,老年人需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有基础疾病者要严格遵循防护要求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