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角度科普了可能导致猝死的病理性因素,包括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非心源性猝死相关的肺动脉栓塞、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强调蓄意制造突然猝死严重违法且不道德,应坚决反对抵制,这些病理性因素绝不是用于不良目的。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据相关研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较高。例如,在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中,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从而导致猝死。不同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都可能面临风险,男性和女性在冠心病的发病及猝死风险上也有差异,一般男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但女性绝经后风险也会明显上升。有长期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的人群,冠心病相关猝死风险进一步增加。
2.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法洛四联症等。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出生后心脏结构存在缺陷,使得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在某些诱因下可能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这种情况在儿童时期就可能显现,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猝死风险不同,有家族遗传因素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猝死风险相对更高。
非心源性猝死相关因素
1.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脱落形成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大面积肺动脉栓塞会使右心负荷急剧增加,引发右心衰竭等,进而可能导致猝死。长期卧床、手术后制动、下肢静脉曲张等人群是肺动脉栓塞的高危人群,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龄较大者相对风险更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也可能增加风险。
2.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严重痉挛、狭窄,导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从而导致猝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患者肺功能严重受损,气体交换障碍,也容易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导致猝死。长期吸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猝死风险显著升高,不同年龄段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都有发生猝死的可能,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受病情进展影响而出现猝死情况。
3.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等。例如,严重低钾血症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进而引发猝死;高钾血症同样会干扰心肌的正常电活动,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等,导致心脏骤停。患有肾脏疾病、长期应用某些利尿剂等人群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老年人群由于机体调节功能下降等因素,电解质紊乱后发生猝死的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