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是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病理特征是肺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致肺正常结构破坏、功能下降,发病与炎症细胞活化释放细胞因子、年龄、生活方式、肺部基础疾病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咳嗽等,诊断靠高分辨率胸部CT及肺功能检查,不同年龄、生活方式、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者表现和诊断有相应特点
一、发病机制相关要点
从病理生理角度看,多种因素可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例如,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重要环节,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活化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这些细胞因子会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合成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蛋白等,进而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肺组织修复能力逐渐下降,老年人相对更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肺纤维化。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增加肺纤维化的发病风险;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吸入粉尘等有害物质也会对肺部造成损伤,引发肺纤维化相关病理过程。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肺炎、肺结核等疾病,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的修复反应,进而发展为肺纤维化。
二、临床表现相关要点
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有呼吸困难。还可能伴有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在体征方面,部分患者可在双肺底闻及吸气末的Velcro啰音。从年龄因素考虑,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得更为隐匿,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肺纤维化的临床过程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总体临床表现核心是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会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比如吸烟的肺纤维化患者,其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进展更快。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可能与基础疾病有叠加,使病情更为复杂。
三、诊断相关要点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高分辨率胸部CT,可见双肺弥漫性网格状、蜂窝状改变等特征性表现。肺功能检查也是重要手段,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降低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肺功能的正常参考值不同,需要结合年龄等因素进行准确判断。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可能会影响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判断,比如吸烟患者的肺部CT表现可能有其特殊性。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在诊断肺纤维化时需要排除基础疾病复发等干扰因素,准确鉴别是基础疾病复发还是肺纤维化的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