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会通过影响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增加猝死风险,不同人群熬夜猝死风险有差异,年轻人易忽视预警、中老年人基础病易加重、有基础病史者风险极高,可通过调整作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来预防熬夜导致的猝死
一、熬夜与猝死的关联机制
熬夜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增加猝死风险。从心血管系统来看,长期熬夜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研究表明,熬夜人群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高于作息规律人群,而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是引发猝死的重要原因。在神经系统方面,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使得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慢性炎症状态长期存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冠心病急性发作时也可能导致猝死。
二、不同人群熬夜猝死风险差异
年轻人:年轻人往往存在生活方式不规律的情况,部分人长期熬夜追剧、玩游戏等。虽然年轻人体质相对较好,但长期熬夜同样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且年轻人可能忽视身体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如偶尔的心悸、胸闷等,一旦病情恶化,猝死风险不容小觑。
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熬夜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高血压患者熬夜后血压波动幅度增大,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增加猝死发生的可能性。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熬夜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例如,冠心病患者熬夜时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情况可能加剧,极易引发心脏骤停导致猝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熬夜会影响呼吸功能的正常调节,导致血氧饱和度进一步降低,增加心肺功能衰竭进而猝死的风险。
三、预防熬夜导致猝死的措施
调整作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对于因工作等原因需要偶尔熬夜的人群,在熬夜后应尽快补充睡眠,以弥补熬夜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加重熬夜带来的危害。
定期体检: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密切监测自身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如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冠心病患者要监测心电图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