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多数宝宝在7-11个月左右开始会叫爸爸妈妈,存在个体差异,受遗传、环境、自身发育情况影响,若12个月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家长要检查听力,观察其他语言发育表现,有异常带宝宝评估并干预训练。
一、正常发育情况
1.7-9个月
部分宝宝在7个月左右可能开始发出类似“爸爸”“妈妈”的音,但此时往往还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只是无意识的发音。这是因为宝宝的语言中枢正在逐渐发育,开始对周围的语音有初步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他们会通过听周围人的发音,尝试模仿发出类似的音节。
2.10-11个月
到10个月左右,一些宝宝开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爸爸”“妈妈”所代表的特定含义,并在看到相应的人时发出相对更清晰的“爸爸”“妈妈”音。这是因为随着月龄增加,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发音器官的协调性都有所提高,能够将听到的语音与对应的人物联系起来,并尝试准确发出这些音节。
二、个体差异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语言发育较早的亲属,宝宝可能也会相对较早地开始叫爸爸妈妈。因为遗传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语言神经发育进程,使得宝宝在语言发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
2.环境因素
生活在丰富语言环境中的宝宝,比如家长经常与宝宝进行大量的语言交流,经常对宝宝说“爸爸”“妈妈”等词汇,宝宝会更早地接触和学习这些语音,从而可能更早地开始叫爸爸妈妈。相反,如果宝宝所处的语言环境较为匮乏,家长与宝宝交流较少,那么宝宝语言发育可能会相对迟缓,叫爸爸妈妈的时间也可能会晚一些。
3.宝宝自身发育情况
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速度不同,包括听力、发音器官(如口腔、喉咙等)的发育情况以及大脑语言中枢的成熟度等。有些宝宝听力发育较好,能够更清晰地听到周围的语音,从而有助于更早地模仿发音;而发音器官发育较为协调的宝宝,也更容易发出准确的音节。大脑语言中枢成熟较快的宝宝,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也会相对较快,可能更早地叫爸爸妈妈。
三、特殊情况温馨提示
如果宝宝到12个月还完全不会叫爸爸妈妈,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但需要引起重视。首先要检查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如果听力有问题可能会影响宝宝对语音的感知和模仿,需要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检查。其次要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语言发育相关的异常表现,如是否对周围人的呼唤没有反应、是否不会用手势表达简单需求等。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建议带宝宝到儿童保健科或儿科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排除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干预和训练,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发育环境,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