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标准是什么
痛风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发作时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及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间歇期易复发且可出现痛风石;实验室检查有血尿酸测定及滑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血尿酸升高是重要指标,滑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是确诊金标准;影像学检查中X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CT对早期骨质破坏敏感,MRI对痛风石显示有优势,特殊人群检查需考虑特殊情况。
一、临床表现评估
1.急性发作表现: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单侧发作,其他如足背、踝、膝等关节也可累及,年龄较大者可能因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多关节受累情况增加,男性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生活方式中饮酒、高嘌呤饮食等因素相关。
2.间歇期表现:急性关节炎发作后症状可完全缓解,但易复发,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率可能增加,受累关节逐渐增多,病史较长者可能出现痛风石,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持续高嘌呤饮食、长期饮酒等会加速痛风石形成。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生化指标,男性血尿酸值>420μmol/L,女性>360μmol/L考虑高尿酸血症,但需注意血尿酸水平受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影响,如近期大量食用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等)、剧烈运动后可出现暂时性血尿酸升高,年龄较大者肾脏功能减退可能影响尿酸排泄致血尿酸水平异常。
2.滑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关节滑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性关节炎的金标准,抽取关节滑液进行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见双折光的针状尿酸盐结晶,对于病史较长、疑似有痛风石形成的患者,可穿刺痛风石获取内容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特殊人群如儿童患痛风性关节炎极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疑似症状需考虑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可能。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急性发作期X线可无明显异常,间歇期或慢性期可见受累关节骨质呈穿凿样、虫蚀样缺损,边缘呈尖锐的增生硬化,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骨质破坏可能更明显,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骨代谢可能受影响,X线表现可能有其特殊性。
2.CT及MRI检查:CT对于早期发现骨质破坏较X线敏感,MRI在痛风石的显示上具有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关节内病变情况,尤其是对早期软组织病变及骨髓病变的检测,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但高度怀疑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或MRI检查,特殊人群如孕妇需权衡影像学检查的辐射风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