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特征与相关指标综合判断,临床表现有感染证据及休克表现,相关指标包括乳酸水平升高、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实验室检查异常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慢性病史者感染性休克各有特点需特殊关注。
一、临床表现相关要点
1.感染证据:有明确的感染病灶,如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异常啰音,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腹腔感染时可能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感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感染性休克可能起病更急,表现为精神萎靡、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女性在生殖系统感染时可能出现相应的妇科症状。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时,感染可能更难控制,且更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2.休克表现:患者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淡漠甚至昏迷;皮肤出现花斑、湿冷,尿量减少,成人尿量通常<0.5ml/(kg·h)持续超过1小时,儿童尿量<0.5ml/(kg·h)等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二、相关指标
1.乳酸水平:血清乳酸水平升高,一般认为乳酸>2mmol/L提示存在组织低灌注,感染性休克时乳酸常明显升高,可作为组织缺氧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患者乳酸水平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正常乳酸水平相对成人略低,但感染时乳酸升高的意义类似。
2.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等指标异常。MAP<65mmHg,对于有高血压基础的患者,MAP较基础血压下降幅度>30%;CVP可降低或正常;CO可能降低等,提示循环功能障碍。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降钙素原(PCT)升高提示细菌感染,且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PCT>0.5ng/ml可能提示感染,>2ng/m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凝血功能异常,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延长、血小板减少等也可能出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反映凝血功能紊乱。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可能因机体反应性差,感染表现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但乳酸升高等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可能更早出现,需密切监测;妊娠期女性发生感染性休克时,不仅要考虑母体情况,还需关注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有慢性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原发病可能会加重病情,且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原发病与感染性休克的相互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需谨慎调整,避免血糖波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