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三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难持久专注,不同年龄有差异,受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活动过多表现为手脚乱动等,不同年龄有表现差异,受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冲动任性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等,不同年龄有表现差异,受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
一、注意力不集中
表现方面:儿童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难以持久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例如,正常5-7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7-10岁为20分钟左右,10-12岁为25分钟左右,而多动症儿童往往达不到这个时间标准,可能很快就被周围的其他事物吸引,无法专注于当前任务。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幼儿期可能表现为玩玩具时也不能长时间专注,容易频繁更换玩具;学龄期则在课堂上常走神,不能跟随老师的思路,做作业时边做边玩、拖拉等。
生活方式关联:如果儿童长期处于嘈杂、干扰多的生活环境中,可能会加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规律的生活作息、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
病史影响: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病史的儿童,患多动症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活动过多
表现方面:这类儿童常常手脚不停乱动,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不能安静地坐着。例如,在教室中会频繁离开座位,到处跑动或攀爬,难以遵守教室的常规纪律。
年龄因素影响:幼儿期活动过多可能表现为过度哭闹、不安分,难以安静玩耍;学龄期则在课堂上频繁起身、小动作多等。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过多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多动症儿童的活动过多问题通常持续存在且较为明显。
生活方式关联:缺乏适当的体育活动释放能量,可能导致儿童活动过多;而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让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有助于控制过多的活动。
病史影响:有脑部损伤病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活动过多的症状,因为脑部损伤可能影响神经对身体活动的调控。
三、冲动任性
表现方面: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比如,在与同伴交往时,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争吵甚至动手;在等待时不能忍耐,常常插队、打断别人的谈话等。
年龄因素影响:幼儿期冲动任性可能表现为不能等待家长满足自己的需求,哭闹不停;学龄期则在面对规则和等待时,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生活方式关联:家庭环境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都可能影响儿童冲动任性的表现,一个宽松但有适当规则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更好地控制冲动行为。
病史影响:有神经发育异常病史的儿童,冲动任性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因为神经发育异常会影响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