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涉及多种配型因素,ABO血型需相同,HLA-A、HLA-B、HLA-DR位点匹配越多越有利,PRA高风险增加,交叉配型阴性风险低,供肾大小要与受者身体状况匹配,有基础疾病者还需综合考虑供肾功能等。
一、血型配型
1.ABO血型匹配:肾移植时,供者与受者的ABO血型必须相同。这是因为ABO血型抗原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等部位,若血型不匹配,受者体内预存的抗供者血型抗体可通过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破坏移植肾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超急性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移植肾存活。例如,大量临床研究显示,ABO血型不合的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型匹配者。
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
1.HLA-A、HLA-B、HLA-DR位点配型:HLA是人体主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A、HLA-B、HLA-DR位点的匹配程度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供受者HLA抗原匹配位点越多,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概率越低,移植肾存活时间越长。一般来说,HLA-A、HLA-B、HLA-DR位点均匹配的供受者,移植肾1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匹配位点少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受者,HLA配型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因为HLA不相容引发免疫反应的机制是相同的,都会启动受者免疫系统对移植肾的攻击。
三、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
1.PRA的意义:PRA是反映受者体内预存抗HLA抗体的指标。高PRA水平提示受者发生超急性或加速性排斥反应的风险增加。对于有多次输血史、妊娠史等可能导致产生抗HLA抗体情况的受者,PRA检测尤为重要。例如,PRA阳性率高的受者,在选择供肾时需要更严格的HLA配型来降低排斥风险。
四、交叉配型
1.淋巴细胞交叉配型:通过检测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供者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抗体来进行交叉配型。阴性的交叉配型结果表明受者体内没有预存的细胞毒性抗体,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较低;阳性交叉配型则提示受者体内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移植后易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不考虑进行肾移植。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交叉配型方面的要求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排除预存抗体导致排斥的风险。
五、供肾与受者的其他匹配因素
1.供肾的大小与受者身体状况匹配:供肾的大小应与受者的体型等身体状况相匹配。对于儿童受者,要特别注意供肾大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适配性,过小的供肾可能无法满足儿童代谢需求,过大的供肾可能对儿童身体造成负担。而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受者,除了上述配型因素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供肾的功能状态等,确保供肾能够在受者体内良好存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流灌注等,进而影响移植肾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