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运动不能自愈,但适当运动有重要作用,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运动需根据病情选方式、注意强度和频率,特殊人群有相应运动建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运动。
一、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积极影响
1.维持关节活动度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容易受限。适当的运动,如脊柱的屈伸、旋转运动,四肢关节的伸展等运动,可以帮助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规律运动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脊柱和四肢关节的活动度比缺乏运动的患者更好。例如,进行游泳运动,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的负重,同时全身肌肉的运动又能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
2.增强肌肉力量
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而强大的肌肉可以更好地稳定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炎症影响,关节周围肌肉可能会出现萎缩等情况。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如进行平板支撑锻炼核心肌肉力量,或者进行哑铃的简单力量练习来锻炼上肢肌肉等,能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更好地稳定关节,减轻关节的负担。有研究显示,坚持肌肉力量训练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相对较轻。
3.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适当运动可以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比如,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行走等,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长期坚持运动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整体生活满意度方面也往往表现更好。
二、运动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运动方式
处于疾病活动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反应较明显,此时应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游泳、床上的简单伸展运动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炎症和关节损伤。而在病情相对稳定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强度适中的运动,如慢跑、太极等。
2.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
运动强度要适中,以运动后不引起明显的疼痛加重或疲劳过度为宜。运动频率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运动时间根据个人情况从20-60分钟不等。例如,刚开始运动时,每次运动15-20分钟,逐渐适应后再适当增加时间和强度。
3.特殊人群的运动建议
对于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时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避免选择过于剧烈或容易导致摔倒的运动,可选择在平坦、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缓慢的散步等运动。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如果病情允许,可以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腹部相关的运动。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前应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心血管承受能力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不能通过运动自愈,但科学合理的运动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关节功能维持和生活质量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强度和频率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