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者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心血管系统相关因素有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呼吸系统相关因素有肺栓塞;神经系统相关因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他因素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剧烈运动、极端情绪应激,应重视健康、定期体检、避免高危因素降低猝死风险,有基础疾病者遵医嘱管理健康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影响心肌供血。当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进而引起心脏电活动紊乱,发生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从而导致猝死。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是猝死的高危时刻。
2.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法洛四联症等,会使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长期可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改变,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进而引发猝死。例如,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可能因心脏负荷加重而诱发猝死。
3.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明显肥厚时,可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影响心脏射血,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研究显示,心肌病患者猝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呼吸系统相关因素
1.肺栓塞: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可导致肺动脉高压,急性右心衰竭,同时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脏骤停,导致猝死。肺栓塞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经系统相关因素
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形成,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影响呼吸、循环中枢功能,进而导致猝死。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率较高,其中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后短时间内猝死。
其他因素
1.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严重的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引发猝死。例如,严重腹泻、呕吐等情况可导致钾离子大量丢失,引起低钾血症,若未及时纠正,可能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2.剧烈运动:对于有潜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脏事件导致猝死。比如本身有冠心病的人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和猝死。年轻人在进行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时,也有因心脏原因猝死的报道,多与潜在的心肌病等疾病有关。
3.极端情绪应激:突然的大喜、大悲、暴怒等极端情绪变化,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心律失常,尤其是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在极端情绪刺激下发生猝死。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重视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上述可能导致猝死的高危因素,以降低猝死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生活管理,关爱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