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经常失眠可通过对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引发心律失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等机制增加猝死风险,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年轻人、特殊生理时期女性、有基础病史人群及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失眠人群在失眠致猝死风险上有差异,各人群需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睡眠以降低猝死风险。
一、失眠对身体的多系统影响
失眠会对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心血管角度来看,长期失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有研究表明,长期失眠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较睡眠正常人群有所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心血管疾病又与猝死存在密切关联。同时,失眠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体内一些激素水平失衡,例如肾上腺素等应激相关激素的异常分泌,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的稳定状态。
二、失眠增加猝死风险的机制
1.心律失常方面:长期失眠会干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容易引发心律失常。例如,可能导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临床研究发现,失眠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概率高于正常睡眠人群。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2.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速:失眠会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等过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狭窄、弹性降低,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或者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时,就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而心肌梗死是引发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三、不同人群失眠致猝死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晚上经常失眠时,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状况相对更脆弱,发生猝死的风险相对更高。老年人应更加重视失眠问题,积极寻找改善睡眠的方法,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等。而对于年轻人,虽然整体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长期失眠也会逐渐对心血管等系统造成损害,长期积累下来也可能增加猝死风险,年轻人也不能忽视失眠对健康的影响,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睡眠。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在相同失眠状况下,不同性别在猝死风险上可能没有绝对的显著差异,但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失眠可能更易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特别关注睡眠情况,必要时采取措施改善睡眠以降低猝死风险。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晚上经常失眠会极大增加猝死发生的可能性。这类人群需要严格管理睡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通过改善睡眠来稳定病情,例如有冠心病的患者,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少心肌缺血发作的频率,从而降低猝死风险。同时,这类人群应定期就医复查,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
4.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失眠人群,如长期熬夜、大量吸烟、酗酒等,会进一步加重失眠对身体的损害,显著提高猝死风险。这类人群需要彻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以最大程度降低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