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基础,血尿酸超过一定值可诊断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会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痛风,约5%-12%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痛风急性发作与尿酸盐结晶沉积相关,结晶沉积激活免疫系统引炎症,发作突然、疼痛剧烈,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等,可发展为慢性痛风石病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在人群分布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风险高,生活方式影响大,高嘌呤饮食、肥胖等是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可控血尿酸,有家族史人群需更关注尿酸水平。
一、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基础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当血尿酸浓度超过尿酸的溶解度时,尿酸盐晶体就会在组织中沉积。一般来说,男性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会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痛风的发作。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比血尿酸正常者显著增高,例如一些大型队列研究表明,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痛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痛风的急性发作与尿酸盐结晶沉积相关
1.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滑囊等部位时,会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吸引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到沉积部位。这些炎症细胞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从而引起关节的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的急性发作。例如,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炎症表现,通过关节液穿刺可以发现尿酸盐结晶。
2.痛风发作的特点:痛风急性发作通常突然起病,多在夜间发作,疼痛剧烈,往往在数小时内达到疼痛高峰。好发部位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他关节。随着病情的进展,痛风可以从急性发作逐渐发展为慢性痛风石病变,此时除了关节炎症反复发作外,还会在皮下、关节周围等部位形成痛风石,进一步破坏关节结构和功能。
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在人群特征等方面的关联
1.人群分布: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男性一般活动量相对较大,饮食中可能摄入更多高嘌呤食物,而且雄激素水平可能对尿酸代谢有一定影响。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可能会下降,同时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尿酸代谢紊乱。
2.生活方式影响:高嘌呤饮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大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酒类(尤其是啤酒)等。长期饮酒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尿酸生成并减少尿酸排泄。肥胖也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会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而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控制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的发生风险。对于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人群,更需要关注自己的尿酸水平,因为遗传因素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这类人群应更加严格地管理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