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和紫癜的区别
子痫是妊娠特有疾病,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病因主要与胎盘缺血学说相关,还涉及遗传因素、免疫适应不良等,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表现为突然抽搐伴面部充血等,辅助检查可见血常规等异常;紫癜是红细胞自血管内向皮肤等渗出的皮肤黏膜出血统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免疫或骨髓问题致血小板异常有皮肤瘀点等表现,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有皮肤紫癜伴腹痛等,辅助检查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血小板计数等异常,过敏性紫癜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情况。
一、定义与本质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属于妊娠特有疾病;紫癜是指红细胞自血管内向皮肤、结缔组织或黏膜渗出,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的统称,其本质是凝血、止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因素异常导致的出血表现。
二、病因差异
子痫病因:主要与胎盘缺血学说相关,妊娠时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导致胎盘浅着床,引发母体全身小动脉痉挛,进而累及多器官,当脑部血管痉挛严重时可引发抽搐即子痫,此外遗传因素、免疫适应不良等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紫癜病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因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累及骨髓时)。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紫癜,常见致敏原有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物(鱼虾、蛋类等)、药物(抗生素等)、花粉、昆虫叮咬等。
三、临床表现区别
子痫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抽搐,常伴有面部充血、口吐白沫、深昏迷等,随后抽搐停止,患者可陷入深睡状态,同时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明显增多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紫癜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可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黏膜出血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颅内出血(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儿童患者急性型起病急,常有发热、皮肤紫癜等表现,慢性型起病隐匿,紫癜可反复发作。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首发症状常为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部分患者可伴有腹痛(表现为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关节痛(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
四、辅助检查不同
子痫辅助检查:血常规可提示血液浓缩等情况,尿常规可见大量蛋白尿,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可出现相应异常,如肝酶升高、肌酐尿素氮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超声检查可了解胎儿及胎盘情况。
紫癜辅助检查: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骨髓穿刺检查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凝血功能检查一般正常,出血时间延长。
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多呈阳性,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一般正常,部分患者可有尿常规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粪便隐血试验可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