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病变累及肺大叶全部或部分,炎症可波及胸膜引发胸膜炎致牵涉痛表现为后背痛,还具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常见表现,可通过胸部X线或CT等检查诊断,需与其他后背痛病因鉴别,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及对症支持,儿童和老年人治疗有特殊注意事项,随着肺部炎症控制后背痛等症状会逐渐缓解。
一、大叶性肺炎引发后背痛的机制
大叶性肺炎时,肺部炎症若累及胸膜,炎症因子刺激胸膜神经,由于神经的牵涉痛特性,疼痛可能会放射到相应的体表部位,包括后背。例如,炎症累及胸膜的特定区域,神经传导通路将肺部的炎症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定位可能出现偏差,从而让患者感觉后背疼痛。
二、大叶性肺炎的其他常见表现及与后背痛的关联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成人相对较稳定,发热是大叶性肺炎常见的全身性症状,与后背痛一样,都是机体感染炎症后的不同表现。
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黏液脓性痰,典型者咳铁锈色痰。对于儿童来说,咳嗽咳痰可能不太容易有效咳出,需要家长辅助护理;老年人由于咳嗽反射减弱等原因,咳痰可能也相对困难。
呼吸困难: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这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对呼吸困难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而老年人可能在轻微活动后就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加重。
三、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后背痛病因
诊断方法: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的炎症浸润阴影,结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痰涂片及培养等可以明确大叶性肺炎的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可能引起后背痛的疾病相鉴别,比如背部肌肉劳损、脊柱病变等。背部肌肉劳损通常有劳损史,背部局部压痛明显,胸部X线等检查无肺部炎症表现;脊柱病变如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等,通过脊柱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病变,与大叶性肺炎的肺部表现不同。
鉴别要点:对于出现后背痛的患者,若同时伴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高度怀疑大叶性肺炎,需进一步进行胸部相关检查来明确;而如果后背痛仅与背部局部因素相关,如姿势不良等,一般无呼吸道感染的其他表现。
四、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及后背痛的缓解
治疗原则: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等。在抗感染治疗有效的情况下,随着肺部炎症的控制,后背痛等症状也会逐渐缓解。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大叶性肺炎相对较为凶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选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安全性,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帮助儿童咳痰等。
老年人:老年人大叶性肺炎常伴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在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抗感染治疗要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使用肾毒性等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