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心源性猝死可分为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期和生物学死亡期四个阶段。前驱期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有心脏病史者症状可能加重,老年人症状隐匿,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症状更频繁,应及时就医检查;终末事件期症状取决于心脏骤停原因,分心律失常型(常见室速或室颤,有基础疾病及老年人风险高)和循环衰竭型(表现为严重低血压等,常见于大面积心梗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会使病情恶化更快);心脏骤停期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异常、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不及时急救很快死亡,各年龄段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都可能发生,老人和儿童急救操作需特别注意;生物学死亡期若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未有效心肺复苏,脑组织及其他重要器官将不可逆损伤,有严重心脏疾病等病史者进展更快,孕妇和儿童急救情况更复杂。

一、前驱期

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这些症状可能较之前有所加重。例如冠心病患者可能原有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心肌病患者可能感觉活动耐力进一步下降,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减退,症状可能更为隐匿,容易被忽视。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的人群,出现前驱症状可能更频繁。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评估心脏状况。

二、终末事件期

此期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律失常型:这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可突然出现心悸、头晕、黑矇,迅速进展为意识丧失。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型终末事件的风险较高。例如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减退,也增加了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

2.循环衰竭型:表现为严重的低血压、休克,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力衰竭等情况。对于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时容易出现循环衰竭。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盐饮食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可能使病情恶化更快。

三、心脏骤停期

心脏骤停后,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短暂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持续时间可达数秒至数十秒。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此期如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患者将很快死亡。任何年龄段、有心脏基础疾病或无明显病史但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手法和力度需要特别注意,应遵循相应的急救指南。

四、生物学死亡期

心脏骤停发生后,若未能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随后数分钟内,其他重要器官也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生物学死亡。有严重心脏疾病、多次发生心律失常等病史的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进展到生物学死亡期的速度可能更快。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心源性猝死时情况更为复杂,不仅要考虑对孕妇的急救,还要关注胎儿的情况;而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心肺功能和对缺氧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在急救过程中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和监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瓣膜病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会引起心脏瓣膜以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异常,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结缔组织病、退行性病变、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慌、气短、胸痛、水肿、呼吸困难、昏厥等。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有心室颤动、暂时的功能性因素以及器质性心脏疾病等。 1.心室颤动 心源性猝死多见于心室颤动导致的,患者在发生室颤时,因为得不到及时的除颤治疗,可能会发生死亡的可能。 2.暂时的功能性因素 如果患者机体存在暂时的功能性因素,包括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等,都可能会导致稳
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方法是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造影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电图 心电图能够持续进行心电监测,以此可明确猝死患者有无心肌梗死,可辅助诊断心源性猝死。 2.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能够评估心脏情况,若发现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情况,此时能够诊断心源性猝死。 3.心脏造影检查 心脏造影检查能够
心房内传导阻滞该怎么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房内传导阻滞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还要注意生活管理。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托品、地高辛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缓解心房传导阻滞,改善病情。 2.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较重,患者可以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不适症状,防止晕厥或心源性猝死。 3.生活管理 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源性晕厥有什么后果?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晕厥可能有心源性猝死、脑损伤、呼吸衰竭等后果。 1、心源性猝死 由于晕厥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起心率失常,如果泵血功能突然停止,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2、脑损伤 由于晕厥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大脑缺血缺氧,引起脑细胞缺血坏死,从而导致脑损伤。 3、呼吸衰竭 由于晕厥会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常见的有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 1、冠心病 冠心病在发病时可能会因为心脏供血供氧严重不足而发生休克,导致心源性猝死,尤其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2、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呈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心脏的血液循环功能异常,也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突发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心肌急性炎症,会造成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心脏骤停。 2、心肌病 患者自身患有心肌病,会引起心脏肌肉结构和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伴有心脏
肥厚型心肌病的危害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的危害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房颤动 肥厚性心肌病会使心脏细胞结构异常,从而破坏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跳节律失常,从而引起心房颤动。 2.心力衰竭 随着病情不断加重,心肌肥厚可引起左心舒张功能不全,从而引起左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障碍,就会发生心力衰竭。
心梗病人高压80低压40有危险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梗病人高压80mmHg,低压40mmHg,是否有危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高压(收缩压)80mmHg,低压(舒张压)40mmHg属于低血压范畴,对于心梗病人,如果低血压和体位变化、体质弱等生理性因素有关,同时病人也没有出现心梗发作时,情况一般不危险。但是,如果在心梗发作时,收缩压80mmHg
红斑狼疮晚期什么症状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红斑狼疮晚期可能会出现多系统严重受损的症状,比如肾脏损害严重、呼吸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异常、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系统问题、皮肤和黏膜损害广泛且严重等。 1.肾脏损害严重 红斑狼疮晚期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水肿、蛋白尿、血尿等,患者需要依赖透析等治疗维持生命。肾脏病变的不断进展会极大影响患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一般是由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而造成的,比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室扑、室颤、严重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这些恶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不能产生有效的收缩和泵血,在心脏骤停以后,患者会在4-6分钟之内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随后在数分钟后可以过度到生物学的死亡。心脏性猝死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包括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
心绞痛会造成猝死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绞痛本身很少出现猝死,猝死的出现往往是严重的心肌缺血,比如心肌梗死可能会造成猝死的发生,但也不是心绞痛就不会引起猝死,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由于心脏严重的缺血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就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而其中一些恶性心律失常就会造成猝死的产生,比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室扑,甚至室颤,这些恶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没有有效的收缩,
猝死属于意外死亡吗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猝死不一定是属于意外死亡,其实很多猝死患者,当问患者家人时,家人经常会说患者在猝死之前其实有一些或多或少征兆,比如说可能在猝死之前连续加班或者是天天喝酒,在加班劳累,情绪激动或者是喝酒时已经出现了心脏隐隐疼痛,但是可能因为工作的压力太大或者是太疲劳了以至于忽略了,当突然出现猝死时候,为时已晚。我们要密切关注猝死前一些先兆表现,因为很多猝死
长期心悸会猝死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因为导致患者长期心悸的病因不同,所以患者猝死的发生几率并不相同,首先建议患者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果来确诊原发病的类型。如果存在冠心病、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考虑具有一定的猝死率,如果检查是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悸,一般不会引发猝死。
每天睡4个小时会不会猝死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每天睡四个小时有可能导致猝死,长时间熬夜、过于劳累、睡眠不佳会诱发多种疾病,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引起心室颤动,会发生猝死,所以不可以经常熬夜,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还可以导致脑出血、高血压、脑梗塞,由于晚上睡眠不足会影响到白天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导致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如果有严重睡眠障碍,需要去医院进行积
猝死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者非预期死亡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性的死亡。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病。男性的猝死发生率比女性要高。猝死在发生前绝大多数并没有任何的征兆,少数患者有猝死的家族史或者有晕厥的病史。一旦猝死发生,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