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多样复杂,脊柱相关有腰背部疼痛(隐匿起病、反复间歇、伴晨僵,可致活动受限)、脊柱活动度下降(各方向受限,可致畸形);外周关节有下肢大关节受累(髋、膝常见,可交替出现)且多非对称;关节外有眼部(约25%有急性前葡萄膜炎)、肠道(部分有腹泻腹痛)、全身(低热、乏力、消瘦等,影响生长发育)症状,需早诊早治,日常注意姿势、功能锻炼与营养。
一、脊柱相关症状
1.腰背部疼痛:是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多为隐匿起病,疼痛部位主要在腰骶部,可伴有晨僵现象,一般晨僵时间大于30分钟,活动后可缓解,但休息后又加重,这种疼痛具有反复性和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累及整个脊柱,导致脊柱活动受限,患儿可能会出现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的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腰背部疼痛,家长需密切观察其日常活动是否出现异常,比如玩耍时弯腰受限等表现。
2.脊柱活动度下降:随着病情发展,脊柱的各个方向活动度都会逐渐受限,包括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例如在进行脊柱侧弯试验时,患儿的侧弯幅度明显小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炎症累及脊柱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等结构,导致脊柱的柔韧性和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可导致脊柱畸形,如驼背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外观和功能。
二、外周关节症状
1.下肢大关节受累:约半数以上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会出现外周关节受累,其中以髋关节最为常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患儿可能会出现行走跛行,上下楼梯困难等情况。膝关节也常受累,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局部皮温可能升高,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这些外周关节的症状可能与脊柱症状交替出现,有的患儿先出现外周关节症状,随后才出现脊柱症状。
2.外周关节非对称性: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关节受累多为非对称性,即两侧关节受累程度不一致,这与成人强直性脊柱炎的对称性受累有所不同,这一特点在诊断时需要注意与其他关节疾病相鉴别,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关节受累。
三、关节外症状
1.眼部症状:约25%的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会出现眼部受累,常见的眼部症状为急性前葡萄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红、疼痛、畏光、流泪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儿童,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病变。
2.肠道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等,这可能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肠道的炎症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全身炎症反应的一部分,虽然肠道症状不是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异性表现,但在病情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
3.全身症状:患儿可能出现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的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等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实验室检查(HLA-B27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早期进行规范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儿童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