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是严重危及生命的全身过敏性反应,其发生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相关,接触过敏原后刺激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再次接触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致病理生理变化;常见过敏原包括药物、食物、昆虫叮咬;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反应强烈、老年人易病情复杂且易延误诊治、过敏体质人群易过度反应;早期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症状识别,紧急处理需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射肾上腺素并转运救治,了解相关内容对预防和救治至关重要。
常见的过敏原种类
1.药物:是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常见过敏原之一,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以青霉素为例,部分人在使用青霉素后可能会迅速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这是因为青霉素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就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2.食物:某些食物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常见的有花生、牛奶、鸡蛋、海鲜等。例如,对花生过敏的人,食用花生后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这是由于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作为过敏原,触发了机体的过敏反应。
3.昆虫叮咬:昆虫叮咬也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如蜜蜂、黄蜂等昆虫的叮咬。昆虫的毒液中含有多种蛋白质等过敏原,被叮咬后,人体免疫系统对这些毒液成分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性休克。
不同人群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更为强烈。例如,儿童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原更为敏感,如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儿中较为常见。而且儿童在接触过敏原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观察。这是因为儿童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在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机体的代偿能力不如成人,病情容易迅速恶化。
2.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使得老年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病情更为复杂。例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功能减退,在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下降时,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对过敏原的识别和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延误诊治。
3.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体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一旦接触就有较高的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风险。这是因为过敏体质人群的机体更容易产生大量的IgE抗体,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更容易引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反应。
过敏性休克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原则
1.早期识别:过敏性休克的早期表现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皮疹,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呼吸困难,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血压下降等。如果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上述多种症状,应高度怀疑过敏性休克。
2.紧急处理:一旦怀疑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等。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转运患者至医疗机构进一步救治。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总之,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严重免疫反应,了解其发生机制、常见过敏原、不同人群特点以及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原则,对于预防和及时救治过敏性休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