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惊厥是什么引起的
婴儿惊厥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脑膜炎、脑炎等)和颅外感染(如高热惊厥,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等致体温急剧升高引发);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颅内疾病(如癫痫、脑发育畸形、颅脑损伤等)、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等)及其他(如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毒等)。
一、感染性因素
1.颅内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等。例如,病毒性脑炎多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导致的化脓性脑膜炎,这些病原体侵犯婴儿的颅内,引起脑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诱发惊厥。研究表明,颅内感染在婴儿惊厥病因中占一定比例,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进入颅内,刺激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发惊厥。
2.颅外感染:如各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的高热惊厥,这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之一。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容易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一般当体温急剧升高(通常体温超过38.5℃以上)时易出现,多发生于6个月-3岁的婴儿,但也可见于更小婴儿,感染病原体常见有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机体发热,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发惊厥。
二、非感染性因素
1.颅内疾病
癫痫:婴儿期起病的癫痫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发育异常等有关。遗传因素可通过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方式导致婴儿脑内神经元放电异常,从而引发惊厥发作。例如一些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如婴儿痉挛症等,多在婴儿期发病,表现为特征性的痉挛发作等惊厥表现。
脑发育畸形:如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灰质异位等。胚胎发育时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孕妇感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射线等,导致婴儿脑结构发育异常,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进而引发惊厥。例如先天性脑积水患儿,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刺激神经组织引发惊厥。
颅脑损伤:包括产伤(如难产、胎儿头部受到挤压等)、外伤(如婴儿头部受到撞击等)。产伤可能导致婴儿脑实质、脑血管等损伤,外伤则直接造成脑部组织的损害,这些损伤会引起脑组织的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
2.代谢紊乱
低血糖:婴儿如果喂养不当、早产等情况易发生低血糖。当血糖浓度过低时,会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供应,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异常,引发惊厥。研究显示,婴儿低血糖时血糖水平可低于2.2mmol/L,此时通过补充葡萄糖等治疗可缓解惊厥症状。
低血钙: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儿,由于钙代谢紊乱,血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惊厥。正常婴儿血钙浓度约为2.25-2.58mmol/L,低血钙时可低于1.75mmol/L,补充钙剂等治疗后惊厥可得到控制。
低血镁:婴儿镁摄入不足、排出过多等可导致低血镁,血镁浓度降低时也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引发惊厥,血镁正常范围约为0.75-1.05mmol/L,低血镁时可低于0.75mmol/L。
3.其他
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体内代谢酶缺乏,使相关代谢产物蓄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发惊厥。患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蓄积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引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中毒:婴儿误服药物、毒物等,如灭鼠药、有机磷农药等,这些毒物可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发惊厥。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蓄积,影响神经传导,引起惊厥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