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需注意治疗配合,要规范抗结核治疗,胸腔穿刺时配合并注意护理;生活护理方面要注意休息与活动、保持适宜环境、保证饮食营养;病情监测要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预防传播要隔离防护并妥善处理痰液。
一、治疗配合方面
1.规范抗结核治疗: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按时、按量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因为不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复发、耐药等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不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会使结核性胸膜炎复发风险显著增加。不同年龄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不同,儿童在用药时需特别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应在医生密切监测下进行治疗。
2.胸腔穿刺相关注意:若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穿刺前要配合医生做好准备,如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穿刺过程中要保持固定体位,避免剧烈咳嗽。穿刺后要注意穿刺部位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胸腔穿刺时更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操作困难或出现意外情况。
二、生活护理方面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促进机体恢复。待病情有所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例如,开始可进行短时间的散步等轻度活动,然后根据身体耐受情况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和增加活动强度。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与活动的安排应有所区别。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成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活动量。
2.环境要求: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避免在污染、过于潮湿或干燥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例如,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对于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更要注意环境的舒适程度,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3.饮食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机体消耗,增强抵抗力。例如,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牛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不同年龄患者的饮食需求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发育,应适当增加富含钙、锌等元素的食物摄入;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易消化,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三、病情监测方面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胸痛加剧、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等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例如,当患者胸痛程度明显加重,或伴有呼吸困难时,可能提示病情有进展,如出现胸腔积液增多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病情变化可能会对母婴产生影响,更要密切观察症状,一旦有异常需立即就医。
2.体征监测:家属或患者自己可关注体温、呼吸等体征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若有发热情况要记录发热的规律和程度。注意呼吸频率、节律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呼吸等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四、预防传播方面
1.隔离与防护:结核性胸膜炎具有一定传染性,尤其是在痰涂片阳性的情况下。患者应尽量与他人隔离居住,居住环境要定期通风换气。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对于家庭中有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患者,更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患者在咳嗽时家属要佩戴口罩等。
2.痰液处理:患者的痰液要进行适当处理,如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等,防止病菌传播。对于儿童患者,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痰液处理习惯,在家长的监督下正确处理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