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有多种症状,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有肉眼血尿(多为终末血尿,也可全程)和镜下血尿;膀胱挛缩相关症状有排尿次数进一步增多、尿失禁;全身症状包括低热、盗汗;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消瘦、乏力。
一、尿路刺激症状
1.尿频
是膀胱结核最常见且较早出现的症状。早期因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尿液刺激膀胱黏膜引起,随着病情进展,膀胱容量逐渐缩小,尿频会进行性加重,甚至每小时数次。儿童患者可能因膀胱结核影响正常排尿功能,表现出频繁的小便需求,且年龄越小可能越难以准确表达,但家长可观察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
2.尿急
患者常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这是由于结核病变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敏感性增高,稍有尿液刺激就会引发急迫的排尿冲动。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处于紧张状态可能会加重尿急症状,而合理的心理调节有助于一定程度缓解,但根本还是需要针对结核进行治疗。
3.尿痛
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疼痛,疼痛部位可在尿道外口、会阴部等。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导致膀胱黏膜溃疡,排尿时尿液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患者对尿痛的感受和表达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排尿时不安等,成人则能明确表述排尿时的疼痛不适。
二、血尿
1.肉眼血尿
多为终末血尿,即排尿终末时出现血尿。这是因为膀胱结核病变部位在膀胱三角区,此处黏膜充血、溃疡,排尿终末时膀胱收缩,病变部位出血所致。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与病变累及范围较广有关。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结核病史,出现血尿更应高度怀疑膀胱结核。
2.镜下血尿
尿液外观无明显异常,但通过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红细胞。在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容易被忽视,需要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对于有结核接触史或可疑结核感染的人群,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以便早期发现镜下血尿等异常情况。
三、膀胱挛缩相关症状
1.排尿次数进一步增多
当膀胱结核发展到晚期,可引起膀胱挛缩,膀胱容量显著缩小,导致患者排尿次数更加频繁,甚至可达到每小时十余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童膀胱挛缩时,除了排尿次数增多外,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频繁排尿会干扰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营养摄入。
2.尿失禁
由于膀胱挛缩,膀胱失去正常的储尿功能,可出现尿失禁现象。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等。患者可能在有尿意时无法控制排尿,不自觉地尿液流出,尤其是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等),压力性尿失禁更为明显。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盆底肌松弛等情况,膀胱结核导致的尿失禁会进一步加重其生活负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护理。
四、全身症状
1.低热
患者可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后,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在生活方式上,患者可能会感觉疲倦、乏力,影响日常活动。儿童患者低热时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2.盗汗
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后汗止。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患者夜间出汗可能导致被褥潮湿,影响睡眠质量,长期盗汗还可能导致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五、其他伴随症状
1.消瘦
由于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可出现消瘦症状,体重逐渐下降。儿童患者消瘦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在饮食方面,患者可能因尿频、尿急等症状影响食欲,进一步加重消瘦情况,需要注意合理的营养支持,但要在治疗结核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营养调整。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与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消耗增加、营养物质代谢紊乱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乏力都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患者适当休息,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来改善乏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