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惊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由感染、年龄、遗传及体温变化特点引发,婴幼儿和有家族高烧惊厥史儿童需特别注意,婴幼儿要密切监测体温、适当降温、保持环境通风并定期体检,有家族史儿童发热时要尽早降温、记录发热情况、增强免疫力以降低惊厥风险。
一、高烧惊厥的定义
高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多发生于体温骤然升高(通常是感染导致的发热)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二、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是引发高烧惊厥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在儿童群体中,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时,当体温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就容易诱发高烧惊厥。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进而可能引发惊厥。
2.细菌感染:像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当细菌感染导致机体发热,且体温急剧升高时,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从而诱发高烧惊厥。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其中体温调节异常和神经系统的应激是导致惊厥发生的重要环节。
(二)年龄因素
1.婴幼儿时期:该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较弱,当体温出现较大波动时,容易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高烧惊厥。一般来说,6个月-5岁的儿童是高烧惊厥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发病率会逐渐降低。
2.其他年龄段:虽然其他年龄段也可能出现高烧惊厥,但相对婴幼儿时期来说发生率较低。不过,对于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或发育异常的儿童,即使年龄稍大,也可能因高烧而诱发惊厥。
(三)遗传因素
部分高烧惊厥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高烧惊厥的病史,那么儿童发生高烧惊厥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得个体更容易在高烧时出现惊厥发作。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在体温升高的刺激下,更容易引发异常的电活动,从而导致惊厥发生。
(四)体温变化特点
当儿童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时,如从正常体温在较短时间内升至39℃以上,这种体温的急剧波动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体温升高会使大脑神经元的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容易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进而引发高烧惊厥。例如,儿童因感染后,体温在数小时内从38℃左右快速上升到39.5℃,此时就比较容易出现高烧惊厥的情况。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婴幼儿
1.注意事项:婴幼儿在出现发热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其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体温容易快速波动。一旦发现体温有上升趋势,要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松解衣物、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要保持婴幼儿居住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包裹过严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建议定期带婴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早期干预。
2.建议原因: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体温变化的耐受能力差,快速的体温升高极易诱发惊厥。密切监测体温和采取适当降温措施能有效控制体温,降低惊厥发生的风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发育。
(二)有家族高烧惊厥史的儿童
1.注意事项:这类儿童在出现发热时要更加警惕,一旦发热应尽早采取降温措施,如在体温达到38℃左右时就可考虑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要记录发热的情况,包括发热的起始时间、体温变化趋势等,以便在就医时能准确告知医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概率,因为感染是引发高烧惊厥的常见诱因。
2.建议原因:有家族高烧惊厥史的儿童本身发病风险较高,早期采取降温措施可阻止体温进一步升高,降低惊厥发作的可能性。记录发热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增强免疫力可减少感染发生,从而降低因感染导致高烧进而引发惊厥的风险,体现了对这类特殊遗传易感性儿童的重点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