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运动)、力量训练(如核心肌群训练、上肢力量训练),锻炼时需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方式,出现不适及时停练并咨询医生,且锻炼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以控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有氧运动
1.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非常适合的锻炼方式。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脊柱和关节的压力,使患者在运动时关节能在接近无重力状态下活动,有助于保持脊柱的灵活性和胸廓的活动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锻炼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脊柱功能及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改善较为显著。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可选择自由泳、蛙泳等多种泳姿,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进行游泳锻炼时要注意选择安全的游泳环境,且运动量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调整;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体力和病情适当增加运动量;老年患者则要注意控制游泳时间和强度,避免因体力不支发生意外。
2.慢跑:也是一种可行的有氧运动。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维持骨骼肌肉的健康有一定帮助。不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慢跑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如平坦、柔软的路面,避免在坚硬、不平整的地面上跑步,以减少对关节的冲击。开始慢跑时速度不宜过快,距离不宜过长,可从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20-30分钟,每周进行3-4次。不同年龄患者需注意:儿童慢跑要避免过度运动,以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前提;成年患者要根据自身关节状况调整慢跑速度和距离;老年患者慢跑前最好先进行热身活动,如缓慢步行几分钟,慢跑过程中如出现关节疼痛等不适要立即停止。
二、柔韧性训练
1.瑜伽:一些特定的瑜伽体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好处。例如猫牛式可以轻柔地活动脊柱,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下犬式能拉伸脊柱后部肌肉等。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瑜伽体式,避免过于剧烈或过度扭转、弯曲脊柱的动作。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瑜伽练习,每次30-60分钟。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瑜伽锻炼时需特别留意:儿童进行瑜伽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的简单体式,避免因体式不当影响骨骼发育;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对体式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难度的体式;老年患者要注意体式的缓慢、轻柔,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导致关节损伤。
2.拉伸运动:患者可以自行进行简单的拉伸,如站立位体前屈拉伸,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缓慢向前弯曲身体,尽量让手部触碰地面,保持15-30秒,然后缓慢起身,重复3-5次;坐姿体前屈拉伸,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身体向前弯曲去够脚趾,保持相应时间后放松。这种拉伸运动有助于维持脊柱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柔韧性。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进行拉伸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强行拉伸造成肌肉拉伤;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柔韧性逐渐增加拉伸的幅度;老年患者拉伸时动作要缓慢,防止因肌肉僵硬导致拉伤等情况发生。
三、力量训练
1.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平板支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患者可从每次保持10-20秒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30-60秒,每天进行3-4组。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进行平板支撑要在能理解动作要领且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时间不宜过长;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体能适当增加平板支撑的难度和时间;老年患者进行平板支撑时要注意根据自身关节和肌肉状况调整,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
2.上肢力量训练: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上肢力量训练可以选择手持轻量物品进行简单的屈伸、举抬等动作,如手持矿泉水瓶进行弯举、侧平举等动作,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2-3组。不同年龄患者需注意:儿童进行上肢力量训练要选择适合儿童手部力量的轻量物品,避免过度锻炼影响骨骼发育;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物品重量来逐渐增强力量;老年患者要注意手部力量训练的力度,防止因力量过大导致手部关节损伤。
在进行强直性脊柱炎锻炼时,患者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方式。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同时,锻炼要与药物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