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致累及肺段以上组织、肺泡内弥漫纤维素渗出的炎症,青壮年多发,诱因致抵抗力下降时发病。病因主要是肺炎链球菌等,发病机制是病原体入肺泡繁殖致肺实变。症状有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早期或有呼吸音减弱等,实变期有典型体征。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依据典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等,需与干酪性肺炎等鉴别。治疗包括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预后多数良好,年老体弱等预后差且可致并发症。预防可通过锻炼、避免诱因、治基础病、接种疫苗等。
一、大叶性肺炎的定义
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常因受凉、疲劳、醉酒等诱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主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可引起。这些病原体通常寄生在人体上呼吸道,当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受损时,病原体就会侵入肺泡,引发炎症。例如,长期吸烟、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其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致病。
(二)发病机制
病原体进入肺泡后,在局部繁殖,引起肺泡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浆液和纤维蛋白原等渗出,进而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大叶。随着病情发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导致肺实变。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寒战高热:起病急骤,常先有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多为稽留热型。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随着病情进展,痰可变为脓性。
3.胸痛: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疼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4.呼吸困难: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而出现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疾病的症状。
(二)体征
早期肺部可无明显异常体征,或仅有呼吸音减弱和胸膜摩擦音。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四、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可有核左移或胞质内出现中毒颗粒,这反映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二)病原学检查
1.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阳性成对或短链状球菌,若在油镜下发现典型的革兰染色阳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可初步做出病原学诊断。
2.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有助于针对性选用抗生素,但结果出具时间较长。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2.胸部CT:对于病变的显示比X线更清晰,尤其是在早期病变较轻时,能更早发现肺部的异常改变,有助于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等)、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示肺大叶或肺段实变),结合血常规及病原学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干酪性肺炎:多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
2.肺癌继发感染: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可带血,胸部X线或CT可见肺部肿块影,可通过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如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
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大叶性肺炎相似,但随着病情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其特征,胸部X线可见脓腔及液平面。
六、治疗
(一)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G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对于体温过高(如体温>38.5℃)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尽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强效退热药物,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进行处理。
2.咳嗽咳痰: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促进痰液排出。
(三)支持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群,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情恢复。
七、预后及预防
(一)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痊愈,预后良好。但对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的患者,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出现脓胸、肺脓肿、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二)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如老年人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
2.避免受凉、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减少病原体入侵肺部的机会。
4.对于儿童等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等方式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