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常见原因及高危因素

来源:民福康

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高危因素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常见原因包括冠心病(约80%患者有病史,因斑块破裂等引发心梗致心律失常)、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等会影响心脏功能和电活动)、心律失常(先天性或后天性电生理异常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会影响心脏功能并引发心律失常);高危因素有年龄和性别(随年龄增长风险增加,男性发生率高,绝经后女性风险上升)、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不良饮食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风险高)、精神因素(长期不良情绪增加负担和诱发心律失常);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要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儿童和青少年有相关疾病风险高,家长应关注并及时就医,孕妇要孕前评估、孕期密切关注,运动员要赛前体检、合理安排训练。

一、心源性猝死常见原因

1.冠心病: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如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会突然完全阻断血流,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肌梗死会破坏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和收缩能力,进而导致心律失常,如室颤等,最终引发心源性猝死。有研究表明,约8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有冠心病病史。

2.心肌病: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逐渐变薄、心腔扩大,心脏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异常肥厚,会导致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心肌电活动紊乱,增加猝死风险。限制型心肌病会限制心室的舒张和充盈,影响心脏功能,也可能引发猝死。

3.心律失常: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脏电生理活动存在异常,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导致心脏骤停。此外,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会使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受阻,心跳过慢或不规则,也可能引发猝死。

4.心脏瓣膜病: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会导致左心室射血受阻,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心肌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同时,瓣膜病变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二尖瓣脱垂也可能导致二尖瓣反流,影响心脏功能,并引发心律失常。

二、心源性猝死高危因素

1.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逐渐老化,动脉粥样硬化、心肌功能减退等问题逐渐加重,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般来说,男性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尤其是在45岁以上的男性中更为明显。但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会有所上升。

2.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长期大量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过量饮酒会损害心肌细胞,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会使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问题。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和血糖升高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和血管损伤,容易引发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和调节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高脂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影响心脏供血。

4.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更容易患心脏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如果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其他家族成员应更加重视心血管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5.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同时,不良情绪还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诱发心律失常,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的心功能和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更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2.儿童和青少年: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相对较少见,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风险较高。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如果孩子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孩子过度运动,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孩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生理变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更高。孕妇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和胎儿的情况。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运动员: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中,心脏承受的压力较大。有潜在心脏病的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运动员在参加训练和比赛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排除潜在的心脏疾病。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长期熬夜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长时间熬夜可能会造成猝死,但是主要是见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原本就有心肌缺血或者室性心律失常,长时间熬夜造成过度劳累,造成冠脉痉挛,可以加重心肌缺血,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对于原本就有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长时间熬夜加重心律失常,造成快速心室率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也可以造成猝死。
窦性心动过速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动过速是不会引起猝死现象发生的。窦性心动过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多,多数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以及焦虑、紧张有关系。这种情况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心慌、胸闷症状发生,但不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不会导致猝死现象发生。此外,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贫血也
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很多。如心脏本身的因素,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在短时间内集聚的心脏缺血,造成大面积梗死,而导致心肌收缩力的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全身的供血出现障碍,各个器官出现衰竭,最后到突然猝死。心脏电生理的异常指的是室速、心室颤动等心电异常,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心
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性猝死最多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冠心病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人的心脏供血的动脉,冠状动脉在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家族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表现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心脏供血,表现出心肌缺血、心绞痛,严重时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闭
心脏隐隐作痛会猝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隐隐疼痛,是否会造成猝死现象的发生,要看造成疼痛的原因:第一,神经性疼痛,这种情况常常好发于年轻人,神经性疼痛不会造成猝死现象的发生,神经性疼痛的发生往往和熬夜以及吸烟、缺乏锻炼,以及体育运动造成的肌肉拉伤等因素有关系。第二,心绞痛造成,若是发生在中老年病人,要注意冠心病造成疼痛可能,这种情况是
心脏支架后猝死的概率?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支架植入后猝死的概率将大大降低,但现阶段不同组织上报的具体数字不同,但一般不到1%。心脏支架治疗是缓解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关键因素,但不是一次性的,支架植入后冠状动脉血流通畅,但支架可能再次阻塞,因为支架始终是异物,因此支架植入后,支架后面的治疗尤为关键。如果不继续治疗,支架阻塞再次发生,可能会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会不会导致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于单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就是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动过速,没有猝死的风险。但是,对于宽的QRS波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需要立即给予心脏电复律治疗。否则,持续时间如果太长,可以出现血压的急剧下降,导致患者的意识丧失,会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险。但是,总体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失眠心脏疼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失眠以及心脏疼痛两个现象同时表现出,要考虑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为原发心脏疾病,患者失眠是由于疼痛应激状态所造成的附带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心脏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表现出失常等致死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存在猝死风险。第二种情况为失眠所诱发的神经-体液调整异常,因此表现出的胸痛现象。
连续几天不睡觉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但不会表现出猝死的情况,连续好几天不能睡觉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精力旺盛造成的。当表现出连续几天不能睡觉的时候要放松心态,还要做到早睡早起,晚上睡觉以前能喝一杯热牛奶,能够提高睡眠的质量。当生物钟破坏也会造成人表现出晚上不能睡觉,还要注意身体保暖。
年轻人突然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年轻人最多见的猝死原因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而中老年人猝死原因则以冠心病为主。造成猝死的原因很多,如心源性、脑源性、肺源性等,多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发生青年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时间熬夜饮酒和抽烟,长时间缺乏健康的生活环境,由于工作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
心绞痛会造成猝死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绞痛本身很少出现猝死,猝死的出现往往是严重的心肌缺血,比如心肌梗死可能会造成猝死的发生,但也不是心绞痛就不会引起猝死,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由于心脏严重的缺血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就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而其中一些恶性心律失常就会造成猝死的产生,比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室扑,甚至室颤,这些恶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没有有效的收缩,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一般是由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而造成的,比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室扑、室颤、严重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这些恶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不能产生有效的收缩和泵血,在心脏骤停以后,患者会在4-6分钟之内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随后在数分钟后可以过度到生物学的死亡。心脏性猝死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包括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
心源性猝死如何预防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要预防主要还是看心脏的基础病,因为各种的心脏基础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心源性猝死,比如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又比如一些特殊类型的心肌病,严重扩张性心肌病或者肥厚心肌病等,都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猝死。各种心脏疾病如果比较严重,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都有可能会诱发心源性猝死,所以要预防心脏性猝死,只能是把现有的心脏疾病尽量控制的
长期心悸会猝死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因为导致患者长期心悸的病因不同,所以患者猝死的发生几率并不相同,首先建议患者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结果来确诊原发病的类型。如果存在冠心病、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考虑具有一定的猝死率,如果检查是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悸,一般不会引发猝死。
每天睡4个小时会不会猝死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每天睡四个小时有可能导致猝死,长时间熬夜、过于劳累、睡眠不佳会诱发多种疾病,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引起心室颤动,会发生猝死,所以不可以经常熬夜,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还可以导致脑出血、高血压、脑梗塞,由于晚上睡眠不足会影响到白天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导致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如果有严重睡眠障碍,需要去医院进行积
猝死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者非预期死亡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性的死亡。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病。男性的猝死发生率比女性要高。猝死在发生前绝大多数并没有任何的征兆,少数患者有猝死的家族史或者有晕厥的病史。一旦猝死发生,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