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常见于冠心病相关,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非心脏性猝死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肺动脉栓塞、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如严重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危象等,各相关疾病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易导致猝死
一、心脏性猝死
1.冠心病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导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从而导致猝死。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其中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较高,约占冠心病猝死的大部分比例。
年龄因素:中老年人群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心脏性猝死中老年人占比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更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增加心脏性猝死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进而提高心脏性猝死几率。例如,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粥样斑块形成;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都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病史因素:有冠心病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如仍有心肌缺血发作、存在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心脏性猝死风险明显升高。
2.心律失常相关
遗传性心律失常:某些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导致心律失常,进而引发猝死,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这些疾病是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例如长QT综合征患者,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容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进而导致猝死。
获得性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肌重构、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药物不良反应(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心律失常)等都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例如,严重电解质紊乱可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引起心律失常。
二、非心脏性猝死
1.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急性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可引起急性肺循环障碍,导致猝死。大面积肺栓塞时,肺动脉阻力急剧增加,右心负荷过重,很快出现右心衰竭,进而导致心跳骤停。临床研究发现,急性肺动脉栓塞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猝死风险极高。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导致严重的气道痉挛、缺氧,进而引起呼吸衰竭、心跳骤停。尤其是重度哮喘患者,气道阻塞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容易发生猝死。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在短时间内发生猝死。
年龄因素: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对气道阻塞等情况的耐受能力下降,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猝死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哮喘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急性发作时也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猝死。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接触有害气体等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发生风险,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进而可能引发猝死。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剧烈运动等也可能诱发急性发作导致猝死。
病史因素: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且未规范治疗、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哮喘未规律使用控制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于急性加重期未得到有效处理等,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
2.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脑出血:严重的脑出血可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压迫脑组织,引起脑疝形成,进而影响呼吸、心跳中枢功能,导致猝死。大量脑出血患者病情凶险,短时间内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容易发生脑出血,若出血量较大,猝死风险极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导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时可引发脑疝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跳呼吸骤停。临床统计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猝死的发生率较高。
年龄因素:老年人脑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减弱,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发生猝死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年轻人若存在脑血管畸形等情况,也可能因脑出血等导致猝死。
生活方式:长期高血压、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进而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猝死的可能性。
病史因素:有脑血管疾病病史、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等患者,发生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猝死的风险明显升高。
3.其他系统疾病相关
严重电解质紊乱:除了心脏相关的电解质紊乱外,严重的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也可能导致猝死。例如,严重低钠血症可引起脑细胞水肿,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导致呼吸循环抑制;高钠血症可导致细胞内脱水,同样可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猝死。
内分泌疾病危象: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急剧升高,可引起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高热、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时可导致猝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危象,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等,若未及时救治,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因内分泌系统功能特点不同,发生内分泌疾病危象导致猝死的风险有所差异。例如,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可能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发生时的猝死风险;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发生酮症酸中毒,也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糖尿病患者不规律饮食、不按时用药等,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内分泌疾病危象,增加猝死风险。
病史因素:有内分泌疾病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病情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发生内分泌疾病危象导致猝死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