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胸痛常见病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肺炎、气胸)、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他原因(如肋软骨炎、食管疾病);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心电图);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如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应抗感染、排气等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改善供血、再灌注等治疗,其他原因的对症或调整生活方式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呼吸胸痛需分别注意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及药物对胎儿影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情况。
胸膜炎:多种原因可引起胸膜炎,如感染(细菌、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刺激胸膜,在呼吸时,胸廓运动使胸膜摩擦,从而导致胸痛,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重。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患者除了呼吸胸痛外,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肺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肺部导致肺炎时,炎症累及胸膜可引起胸痛,呼吸时胸痛明显。如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等,患者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呼吸急促,胸痛也会较为显著。不同年龄段人群肺炎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肺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表现为拒食、呼吸急促等;老年人肺炎可能症状更隐匿,发热不明显等。
气胸:多因肺部组织异常导致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患者突然出现一侧胸痛,疼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随后可伴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呼吸时胸痛加剧。青壮年瘦高体型者相对更易发生气胸,剧烈运动、咳嗽等可能是诱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疼痛可放射至胸部,表现为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等,一般持续数分钟,可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呼吸时可能会对胸痛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在呼吸时会感觉胸痛加重或有不适。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胸痛是常见症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呼吸困难等表现,呼吸时胸痛可能也会有相应变化。多见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年龄较大、有家族史、吸烟等人群。
其他原因
肋软骨炎:肋软骨发生的炎症病变,可引起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旁的肋软骨处,疼痛可因呼吸、咳嗽、上肢活动等加重。好发于青壮年,病因可能与外伤、劳损、病毒感染等有关。
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引起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胸部、肩部等部位,部分患者在呼吸时可能会感觉胸痛有变化,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如晚餐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等)的人群易患反流性食管炎。
呼吸胸痛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胸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视诊观察胸廓外形、呼吸运动等;触诊检查有无压痛、摩擦感等;叩诊判断肺部叩诊音是否正常;听诊了解呼吸音是否正常,有无啰音等异常呼吸音。例如胸膜炎患者可能会有胸膜摩擦感,肺炎患者肺部听诊可能有啰音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呼吸胸痛,如肺炎、胸膜炎等,血常规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情况。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如细菌感染时CRP常明显升高,PCT在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等情况时会显著升高。
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怀疑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呼吸胸痛的患者,如心肌梗死,会检测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有损伤,有助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以初步了解肺部的情况,如肺炎时可见肺部炎症浸润影,气胸时可见气胸线等。但胸部X线对于一些微小病变或早期病变可能显示不清晰。
胸部CT:比胸部X线更清晰,能发现更小的病变。对于肺炎的细节观察、气胸的准确判断、纵隔及肺部占位性病变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例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肺炎病灶的范围、气胸时胸腔内气体的情况等。
心电图: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如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改变等,心肌梗死时心电图有特征性的ST-T改变及病理性Q波等表现,有助于鉴别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胸痛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胸痛。
呼吸胸痛的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治疗
胸膜炎: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循正规治疗方案。如果是细菌性胸膜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肺炎:细菌性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常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则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气胸:少量气胸可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让气体自行吸收;大量气胸则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促进肺复张。
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需休息,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症状,如硝酸甘油等,平时需要使用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发作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有适应证的患者还可考虑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心肌梗死:需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治疗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同时进行抗血小板、抗凝等综合治疗。
其他原因治疗
肋软骨炎: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如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也可采用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使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等,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
特殊人群呼吸胸痛的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呼吸胸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肺炎、胸膜炎等。儿童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面色、精神状态等。如果儿童出现呼吸胸痛,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肺炎可能发展迅速,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的症状出现时间、伴随症状等情况。
老年人
老年人呼吸胸痛需要特别重视,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老年人呼吸胸痛可能是多种疾病并存,病情相对复杂。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如冠心病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老年人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
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呼吸胸痛需要谨慎对待。一些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若考虑是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在诊断过程中,要权衡影像学检查对胎儿的辐射影响等。妊娠期女性呼吸胸痛时要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妊娠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