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和脂溢性皮炎的鉴别诊断包括病原体差异、皮损特征、发病年龄、治疗反应等。
1.病原体差异
头癣由皮肤癣菌(如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直接感染毛囊和角质层,实验室检测可发现菌丝或孢子;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相关,但属于条件致病菌,病原学检测通常阴性。
2.皮损特征
头癣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脱发斑伴断发或黑点征,可见脓疱、痂皮,严重时可伴淋巴结肿大;脂溢性皮炎呈油腻性鳞屑红斑,毛发无断裂,常见于额部、眉弓、耳后等多部位,伴瘙痒但无系统症状。
3.发病年龄
头癣好发于儿童,与接触传染源(如宠物、污染物)密切相关;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春期后及成年人,与激素水平、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4.治疗反应
头癣对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敏感,2-4周可见显效;脂溢性皮炎对酮康唑洗剂、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反应良好,但易复发。
此外,头癣伍德灯检查可见绿色荧光(仅限某些菌种),皮肤镜显示逗号发或螺旋状血管;脂溢性皮炎伍德灯无特异荧光,皮肤镜可见黄红色背景伴均质鳞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