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时可导致脊柱强直和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如HLA-B27基因阳性)、免疫异常及环境因素相关。患者体内免疫细胞过度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等),引发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疾病初期常表现为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僵硬,尤其晨起或久坐后明显,活动后可缓解,随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累及胸椎、颈椎,导致脊柱活动受限。如果未及时治疗,炎症可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使脊柱椎体融合,形成“竹节样”改变,严重影响脊柱功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外周关节受累(如髋关节、膝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畸形;此外,还可能累及眼部(如葡萄膜炎)、心血管系统、肺部等,出现相应并发症。
临床上通过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血液检查(如HLA-B27检测、炎症指标升高)等明确诊断。治疗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延缓进展为目标,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阿达木单抗、甲氨蝶呤等,需遵医嘱使用,同时配合功能锻炼维持关节活动度,严重畸形者需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