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区别在于概述、症状表现、诊断方法等方面。
1.概述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本质上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其发生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主要是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孕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多发生于中年女性,但青春期女性和绝经后女性也可能出现。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风险。有卵巢内分泌失调等病史的女性患病几率也相对较高。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它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遗传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约5%-10%的乳腺癌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年龄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以及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等,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2.症状表现
乳腺增生主要症状为乳房胀痛和肿块,部分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一般在月经前加重,月经结束后减轻或消失。肿块可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地中等或稍硬,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
乳腺癌早期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被推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乳房皮肤改变,如“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等,乳头可出现回缩、凹陷、溢液等症状,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等。晚期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等表现,如转移至肺部可引起咳嗽、咯血,转移至骨骼可引起骨痛等。
3.诊断方法
乳腺增生主要通过临床表现、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进行诊断。乳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判断有无结节及结节的性质。乳腺钼靶则对乳腺钙化灶的显示较为敏感,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或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乳腺癌诊断方法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乳腺组织活检。乳腺组织活检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常用的活检方法有细针穿刺活检、粗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等。此外,还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等,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