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引发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症状。疼痛表现为腰背疼痛等,年龄大、不良生活方式等易致疼痛;脊柱变形会出现身高变矮等,中老年、女性绝经后等易致脊柱变形;骨折可由轻微外力引发,老人、女性绝经后、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史者骨折风险高。
表现: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骨量流失,骨质强度下降,更易出现疼痛症状;长期不良姿势、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也会增加疼痛发生的风险,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疼痛可能更易复发且程度可能更重。
脊柱变形
表现: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脊柱变形情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高缩短,多个椎体骨折后脊柱畸形,严重影响体态和心肺功能等。
影响因素: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骨代谢失衡,骨量丢失速度加快,更易发生脊柱变形;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加速,相较于男性更易出现脊柱变形;长期钙摄入不足、缺乏日照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加重脊柱变形的发生发展。
骨折
表现: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有胸、腰椎、髋部、手腕等。比如咳嗽或打喷嚏时可能发生肋骨骨折;日常活动中不小心摔倒可能导致髋部骨折等,骨折后恢复时间长,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老年人骨强度降低是骨折的重要内在因素;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丢失,增加骨折风险;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骨折风险更高;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