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是细菌混合感染引发的严重侵袭皮下筋膜及深部软组织的感染病,多因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致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易发病,局部有红肿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水疱瘀斑等表现,全身有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可依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需早期手术清创并运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老年人病情进展快需密切监测,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保皮肤,免疫低下者要防受伤早就诊。
一、定义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发的严重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主要侵袭皮下筋膜及深部软组织,病情进展迅猛,可致使组织坏死并引发全身中毒症状。
二、病因
多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常见病原菌包含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通常是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进而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因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受病原菌侵袭而发病。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患处出现红肿,且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皮肤可出现水疱、瘀斑,随着病情发展,局部组织会逐渐坏死。
(二)全身表现
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四、诊断
(一)临床表现
依据患处红肿、疼痛进行性加重及全身中毒症状等表现初步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血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软组织存在炎症改变。
五、治疗
强调早期进行手术清创,及时运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患坏死性筋膜炎后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局部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出现感染不易控制的情况,这类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若有皮肤破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会加重感染风险。
(三)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接受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自身免疫力低下,感染后病情发展快,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伤,一旦出现皮肤相关异常,应尽早就诊,以便及时干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