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真菌食管炎是念珠菌感染食管黏膜致的炎症,病因有免疫功能低下及食管局部因素,临床表现包括吞咽疼痛等典型症状和咽部异物感等非典型表现,诊断可通过内镜、病理活检、真菌学检查,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免疫低下者、妊娠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预防需合理用抗生素等、控基础病、注意口腔卫生。
一、定义
念真菌食管炎是由念珠菌(常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食管黏膜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
二、病因
1.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致使机体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易受念珠菌侵袭。2.食管局部因素:食管狭窄、憩室、反流性食管炎等局部结构或功能异常,为念珠菌定植和繁殖创造条件。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有不适或疼痛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2.非典型表现:症状较轻时可能仅有咽部异物感等不典型表现。
四、诊断方法
1.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有白色假膜覆盖,严重者可出现溃疡。2.病理活检: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若发现念珠菌菌丝或孢子可确诊。3.真菌学检查:通过食管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检测出念珠菌可明确病原。
五、治疗原则
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如氟康唑等,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抗真菌药物,用药前充分评估药物安全性及必要性。2.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需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谨慎选择药物,并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强化抗真菌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以提升机体抵抗力。4.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真菌药物,用药前充分权衡利弊。
七、预防措施
1.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2.积极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3.注意口腔卫生,减少口腔念珠菌定植,降低食管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