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医学上称甲真菌病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病因包括真菌通过接触侵入及手足癣蔓延、指甲外伤、长期穿不透气鞋、免疫低下等诱因,临床表现初期有白点渐扩大,典型有增厚、变色、变形、甲床分离,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和培养,儿童少见需防共用物品,女性美甲易损伤要减少,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长期接触水人群要戴手套保护。
一、定义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因
1.真菌感染:主要致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等)、酵母菌(如白念珠菌等)、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真菌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拖鞋、毛巾等)侵入指甲部位引发感染。
2.诱因
手足癣蔓延:足部或手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可蔓延至指甲导致发病。
指甲外伤:指甲受到外伤后,局部防御能力下降,易受真菌侵袭。
长期穿不透气鞋子:会使脚部环境潮湿,利于真菌滋生。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因机体抵抗力弱,更易感染灰指甲。
三、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指甲表面出现小白点,逐渐扩大,影响指甲外观。
2.典型表现
指甲增厚:甲板厚度增加,质地变脆。
指甲变色:可呈灰白色、黄色、褐色等异常颜色。
指甲变形:甲板形状改变,出现凹凸不平、翘起等情况。
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逐渐与甲床脱离,影响指甲正常结构。
四、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确诊。
真菌镜检:取病甲屑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可辅助诊断。
真菌培养:将病甲屑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能明确致病真菌的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五、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相对少见,但若存在手足癣蔓延等情况也可能发病,需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保持指甲清洁干燥。
女性:部分女性因美甲等导致指甲损伤,增加感染真菌风险,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美甲操作,保持指甲健康状态。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致免疫功能受影响,更易感染灰指甲,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真菌进一步侵袭。
长期接触水或潮湿环境人群:如厨师、洗衣工等,应尽量减少指甲长时间接触水,工作时可佩戴手套保护指甲,降低真菌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