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非手术治疗含急性期减少患肢活动用支具等制动、间断冰敷等物理治疗及轻中度损伤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手术有适合血运好年轻运动者的缝合术和损伤严重者的部分切除术,儿童优先非手术利用血运促修制动防影响发育,老年人需综合评估手术耐受性及术后防并发症,女性生理期孕期治疗要考虑激素影响,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术后需控血糖防切口感染等。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制动:急性期需减少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限制膝关节过度屈伸,为损伤半月板创造修复条件,儿童制动时需确保舒适度并定期评估关节活动度,避免长期固定影响关节功能发育;老年人制动需兼顾骨质疏松等问题,防止制动相关并发症。
2.物理治疗:急性期(≤72小时)可间断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数次,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可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儿童物理治疗时注意控制温度与时间,避免皮肤灼伤,老年人皮肤敏感度低,需调整参数。
3.关节腔注射:可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润滑关节、改善关节功能,适用于轻中度损伤患者,儿童慎用药物注射,老年人注射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二、手术治疗
1.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损伤部位血运较好、年轻且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如运动爱好者),通过缝合保留半月板结构,最大程度维持膝关节功能,儿童半月板血运丰富,部分未完全损伤的情况可谨慎评估后考虑缝合,以保留半月板生理功能;老年人若损伤部位血运差则不优先选择。
2.半月板部分切除术:适用于损伤严重无法缝合的患者,切除损伤部分半月板,缓解疼痛与改善功能,老年人退行性变导致的半月板损伤多采用此术式,手术前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权衡手术风险与收益。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半月板损伤优先非手术治疗,利用儿童半月板血运丰富的特点促进自身修复,制动时避免影响关节正常发育,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2.老年人: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术后加强康复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女性:生理期或孕期治疗时,需考虑激素水平对恢复的影响,治疗方案选择需兼顾母婴安全及自身康复需求;
4.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术后需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