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感染人体,口-口传播包括共用餐具(家庭中成员共用餐具易致儿童等感染,不良卫生习惯增加风险)和接吻(有多个性伴侣者风险高);粪-口传播包括污染水源(卫生差地区、儿童等易感染,无安全饮水习惯或有胃肠基础病者风险更高)和粪便污染食物(卫生差小餐馆食物易致儿童等感染,不良饮食方式增加风险)。
口-口传播
共用餐具:在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共同使用餐具进食时,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通过唾液污染餐具,其他家庭成员使用被污染的餐具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一些聚餐场合,大家共用餐具,若其中有人携带幽门螺杆菌,就容易造成传播。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如果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共用餐具,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感染。性别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上,如果家庭成员有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注重餐具的清洁消毒等,会增加感染风险。
接吻:幽门螺杆菌可在唾液中存活,接吻时双方的口腔直接接触,容易使幽门螺杆菌从感染者传播到未感染者体内。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通过接吻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也与生活方式相关,混乱的亲密接触生活方式增加了感染几率。
粪-口传播
污染水源: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源,如果人们饮用了未经妥善处理的被污染水源,就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管理不善的地区,这种传播途径较为常见。从年龄角度,儿童如果饮用了被污染的水,由于其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生活方式上,如果人们没有养成饮用安全水源的习惯,也会增加感染风险。病史方面,如果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饮用被污染水源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可能会更高,因为胃肠道黏膜屏障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更易受病菌侵袭。
粪便污染食物: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了食物,而食物在未经过彻底烹饪或处理的情况下被人食用,就会导致感染。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差的小餐馆,食物的制备过程可能存在被粪便污染的风险,食用这样的食物就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由于其消化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可能出现更明显的症状或更易发展为慢性感染。性别因素在此处影响不明显,但生活方式上,如果人们有食用未充分清洗或烹饪不当食物的习惯,就会增加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