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儿骨折术后护理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确保固定装置牢固、保证休息并适当活动、注重饮食营养、按时复诊随访以及关注心理关怀,各方面协同促进小儿骨折恢复。
一、伤口护理方面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关键,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骨折术后伤口情况,若发现伤口有渗血、渗液、红肿、发热等异常,应及时带小儿就医。因为小儿皮肤娇嫩,伤口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保持伤口清洁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促进伤口愈合。
二、固定装置相关
1.确保骨折部位的固定装置牢固,避免小儿过度活动导致固定装置移位。小儿活泼好动,若固定装置移位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所以要定期检查固定装置的松紧度等情况。例如,使用石膏固定的小儿,要注意石膏表面是否有变形、断裂等,同时观察小儿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和感觉,如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活动度等,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三、休息与活动
1.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让骨折部位得到良好的恢复环境。但也不能长时间卧床不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功能锻炼,如未受伤肢体的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不过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影响骨折愈合。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儿,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其因不自主活动而影响骨折恢复。
四、饮食营养
1.注意小儿的饮食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钙是骨骼愈合的重要原料,维生素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小儿骨折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例如,牛奶富含钙和蛋白质,每天可适当让小儿饮用一定量的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小儿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五、复诊随访
1.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复诊计划带小儿按时复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等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骨折愈合进度调整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小儿骨折愈合速度可能因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定期复诊能及时掌握骨折恢复状况,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六、心理关怀
1.关注小儿的心理状态,由于骨折术后可能会给小儿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活动受限等情况,容易使小儿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长要多与小儿沟通交流,给予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帮助小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小儿的整体康复。例如,通过给小儿讲有趣的故事、陪小儿做一些适合的游戏等方式来缓解小儿的不良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