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什么意思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病因有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症状包括阴道不规则流血、排液、下腹疼痛诊断靠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分段诊刮治疗以手术为首选还有放疗、化疗特殊人群中肥胖女性应控体重有家族遗传史人群需定期筛查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流血要警惕及时就诊。
一、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围绝经期(45~55岁)及绝经后女性。
二、病因
1.雌激素长期刺激: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可使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而未加用孕激素等情况。
2.肥胖: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细胞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
3.高血压、糖尿病:此类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可能与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
4.遗传因素: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存在相关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性。
三、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绝经后女性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阴道排液: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的阴道排液,若合并感染可有脓血性排液,伴恶臭。
3.下腹疼痛:晚期患者因癌组织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月经情况、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相关病史。
2.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及双侧附件情况等。
3.超声检查:可初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异常占位等。
4.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常用可靠方法,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
1.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根据肿瘤分期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
2.放疗:包括术后辅助放疗等,适用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3.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肥胖女性: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度运动等方式降低体重,以减少雌激素长期刺激带来的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
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相关筛查,如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异常情况,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及时就诊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