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内侧韧带拉伤有多种表现,包括疼痛,受伤时可感刺痛或撕裂样痛,活动时加重,位置在腹股沟下至膝关节上区域;肿胀,数小时内出现,程度与拉伤程度相关;活动受限,大腿内收、外展及屈伸等活动受影响,还会出现步态异常;严重时皮下有淤血,出现青紫色斑块,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
局部疼痛:受伤当时可感到大腿内侧突然出现刺痛或撕裂样疼痛,疼痛程度因拉伤程度不同而异,轻度拉伤可能仅有隐痛,重度拉伤则疼痛较为剧烈,且在活动大腿(如屈膝、内收大腿等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重。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活动受伤侧大腿;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度下降等情况,拉伤后疼痛可能会被基础疾病相关症状一定程度掩盖,但仍可通过其肢体活动受限等表现推测疼痛存在。
疼痛位置:疼痛主要集中在大腿内侧的腹股沟下方至膝关节上方的区域,可明确定位在韧带所在部位,用手按压该区域时疼痛会加剧。不同性别在疼痛感知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因穿着衣物等因素对疼痛定位更敏感。
肿胀表现
局部肿胀:受伤后数小时内,拉伤部位开始出现肿胀,这是因为韧带拉伤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肿胀程度与拉伤程度相关,轻度拉伤肿胀可能较轻微,仅能触摸到局部组织稍隆起;重度拉伤时肿胀较为明显,可见皮肤表面轻度隆起,用手指按压肿胀部位可出现凹陷(凹陷性水肿)。儿童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受伤后肿胀可能发展较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消退可能较慢。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会出现大腿内收、外展及屈伸等活动受限的情况。例如,正常情况下可以轻松完成的屈膝动作,在大腿内侧韧带拉伤后会受到明显限制,无法完全屈膝或屈膝时疼痛加剧;内收大腿的动作也会因疼痛和韧带损伤而难以完成。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是因为疼痛而不愿意活动受伤侧肢体,表现为行走姿势异常;老年人则可能因为活动受限导致日常行动困难,如上下楼梯、行走等都受到影响。
步态异常:由于大腿内侧韧带拉伤,患者行走时会出现步态异常,可能表现为跛行,受伤侧下肢不敢承重,行走时身体向健侧倾斜等。女性可能因穿着高跟鞋等特殊鞋类,步态异常表现可能更明显,且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加重损伤;老年人本身步态可能相对不稳,韧带拉伤后步态异常会进一步影响其平衡能力,增加跌倒风险。
淤血表现
皮下淤血:在拉伤较严重的情况下,受伤部位皮下会出现淤血,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青紫色斑块。这是因为韧带拉伤导致皮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在皮下组织中。儿童皮肤较薄,淤血可能更容易观察到;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淤血可能扩散范围相对较广,但吸收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