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筋膜炎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疼痛不适,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首次行走明显,行走后可能缓解但久走久站又加剧,疼痛多集中在足底跟骨内侧可放射,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冲击波、拉伸锻炼、用矫形支具)和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儿童和老年人用药需注意特殊情况)。
一、跖筋膜炎的症状
跖筋膜炎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疼痛与不适,晨起时或长时间休息后首次行走时疼痛较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疼痛又会加剧。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足底跟骨内侧,可向足底前方放射,部分患者能感觉到足底有紧张感或僵硬感,用手按压足跟内侧近跖腱膜起点处常可诱发明显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老年人可能因长期劳损等因素,症状相对更顽固;对于运动员等经常运动的人群,由于足部承受压力较大,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更易因运动而加重。
二、跖筋膜炎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制动:减少足部的负重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让足部得到充分休息,这有助于减轻跖腱膜的张力,缓解炎症和疼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若因运动引起跖筋膜炎,需限制其过度运动;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活动量。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一般使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足跟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需关注皮肤敏感度,儿童皮肤较娇嫩,热敷温度和时间需适当调整。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疼痛肿胀明显时,可进行冷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不过儿童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
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冲击波作用于跖腱膜病变部位,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缓解疼痛。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拉伸锻炼:进行足底筋膜的拉伸练习,如坐姿下伸直腿,用毛巾包裹前足,缓慢向身体方向牵拉,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不同年龄人群拉伸的力度和频率可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进行调整,老年人拉伸时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3.矫形支具:使用足弓支撑垫等矫形支具,能改善足部的生物力学结构,减轻跖腱膜的张力,从而缓解疼痛。对于有足弓异常的人群,如扁平足患者,矫形支具的使用尤为重要,不同年龄人群需选择合适尺寸和类型的矫形支具。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儿童应避免使用具有潜在不良反应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优先选择更安全的缓解方式。对于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身体状况,谨慎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