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不同时期有相应锻炼方法,急性期以休息为主,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缓解期有直腿抬高、坐姿屈膝、靠墙静蹲锻炼;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慢走锻炼,各时期锻炼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进行并注意相关事项。
半月板损伤急性期通常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此阶段应尽量减少活动,以休息为主,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患者平卧,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因为急性期长时间不活动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影响后续恢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等长收缩,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
缓解期锻炼
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位,双腿伸直,将患侧下肢慢慢抬高,使下肢与床面呈30°-45°,保持这个姿势10-15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该锻炼可以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对半月板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对于成年女性患者,在进行直腿抬高时要注意动作的平稳,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腰部等其他部位代偿受力。
坐姿屈膝锻炼:坐在椅子上,患侧下肢自然下垂,缓慢屈膝,尽量将脚跟靠近臀部,然后再缓慢伸直,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这种锻炼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但要注意屈膝幅度不宜过大,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避免引起疼痛加重。对于有肥胖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坐姿屈膝锻炼时,要控制锻炼强度和时间,防止过度劳累加重半月板负担。
靠墙静蹲锻炼:患者背部靠墙,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膝关节屈曲角度保持在30°-60°之间(避免超过60°加重半月板压力),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然后缓慢站起,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此锻炼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稳定膝关节。老年患者进行靠墙静蹲时,要注意靠墙的稳定性,避免摔倒,并且要根据自身平衡能力和膝关节承受能力调整姿势和时间。
康复后期锻炼
游泳锻炼:游泳是一种非常适合半月板损伤康复后期的运动,特别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重,同时蛙泳的动作能够锻炼到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一般每周可进行3-4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游泳时要选择合适的泳池水温,避免过冷刺激膝关节。
慢走锻炼:康复后期可逐渐开始慢走锻炼,从每次5-10分钟开始,慢慢增加行走时间和距离,每天可进行2-3次。慢走可以进一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周围肌肉的耐力,但要注意选择平坦的路面,避免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走加重膝关节损伤。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慢走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因运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