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处理包括一般处理原则如卧床休息(儿童注意安全防护和定期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异物,关注儿童,劝导戒烟);预防感染包括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基础病者遵规范)、脑脊液漏处理(保持清洁,禁堵塞冲洗等,儿童加强看护);对症治疗有头痛处理(谨慎选药,考虑儿童耐受性)、癫痫预防(评估利弊,有相关病史者密切关注);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如伴颅内血肿等,儿童等特殊人群谨慎把握指征,有基础病者术前纠正)和手术方式(依病情采取相应方式,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一、一般处理原则
1.卧床休息:颅底骨折患者通常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卧床时的安全防护,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对于有长期卧床风险的患者,要注意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的血液、呕吐物等异物,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其呼吸道较狭窄,更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可采用吸痰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劝导其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刺激和感染风险。
二、预防感染
1.抗生素应用:一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预防颅内感染。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由于其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预防感染的措施,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
2.脑脊液漏的处理:对于伴有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患者,要保持外耳道、鼻腔和口腔清洁,严禁堵塞、冲洗,禁止滴入药物,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自控能力差,更要加强看护,防止因不当行为导致脑脊液漏加重或感染。
三、对症治疗
1.头痛的处理:对于头痛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情况使用止痛药物,但需谨慎选择,避免影响病情观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要考虑其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例如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止痛方式或药物。
2.癫痫的预防:部分严重颅底骨折患者可能有发生癫痫的风险,可根据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但同样要权衡药物的利弊。对于有癫痫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
四、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颅底骨折伴有颅内血肿、大量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4-6周仍不愈、有碎骨片压迫视神经等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颅骨和脑组织的发育尚未成熟,手术指征的把握要更加谨慎,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对于有基础病史如凝血功能障碍等的患者,手术前要积极纠正基础疾病,以降低手术风险。
2.手术方式: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如清除颅内血肿、修补脑脊液漏等。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