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出血表现包括瘀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常见,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瘀斑(比瘀点面积大、颜色深,因血小板无法正常止血致血液溢出范围扩大);黏膜出血情况有鼻出血(血小板减少时鼻腔易出血,频率和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正相关)、牙龈出血(刷牙时易出现,口腔卫生不良者可能更明显);其他早期可能表现有月经过多(女性血小板减少时非经期月经过多)、微小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很小创伤也不易止血,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
一、皮肤黏膜出血表现
1.瘀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常见皮肤出现散在的瘀点,多为针尖大小,呈红色或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常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这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血管壁的完整性受到影响,血液渗出到皮肤组织间隙所致。儿童患者可能在玩耍过程中不经意间发现皮肤出现此类瘀点,需要家长留意孩子皮肤状况。
2.瘀斑: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瘀斑,瘀斑比瘀点面积更大,颜色更深,可为片状,一般是皮下出血积聚形成,同样是因为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功能,使得血液溢出血管外范围扩大。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瘀斑的出现可能与个体的凝血功能基础以及血小板减少的程度相关,比如青少年如果本身有运动量大等生活方式特点,出现瘀斑后可能更易被察觉。
二、黏膜出血情况
1.鼻出血:鼻腔黏膜比较薄弱且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出现鼻出血。儿童可能会在无明显外伤情况下出现鼻出血,成人也可能在日常擤鼻等动作后诱发鼻出血,这是因为血小板不能有效参与鼻腔血管破裂处的凝血过程。鼻出血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呈正相关,若血小板计数过低,鼻出血可能较为频繁且不易止住。
2.牙龈出血:牙龈黏膜出血也是常见表现,刷牙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表现为牙膏上有血迹或者牙龈边缘有渗血。在不同性别中,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口腔卫生不良等生活方式的人群,牙龈出血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口腔细菌等因素可能会加重牙龈局部的炎症反应,而血小板减少使得止血困难。
三、其他早期可能表现
1.月经过多:女性患者在非经期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的血管在月经期间需要正常凝血,血小板减少时无法有效完成凝血过程,导致月经量增多。对于有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来说,若发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需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可能,同时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微小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即使是很小的创伤,比如手指被划伤等,正常情况下很快就能止血,但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可能会出现出血时间延长,不易止住。不同年龄人群对此的感受不同,儿童可能会因为疼痛等表现出哭闹不止等情况,而成人可能会发现伤口流血比以往时间长,这也是早期比较重要的一个症状表现,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密切相关,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都会导致创伤后止血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