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薄的诊断
病史采集需询问月经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内分泌及自身免疫疾病史,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在特定周期观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经腹部超声适用于不宜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者,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薄及宫腔内病变金标准可直接察宫腔情况,激素水平测定检测性激素六项以反映卵巢分泌及内分泌等影响子宫内膜生长的状况。
一、病史采集
1.1详尽询问月经史,涵盖月经周期时长、经期持续天数、经量多少等,知晓月经是否规律,经量有无显著减少等状况,此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薄相关的月经改变趋向,不同年龄女性月经状况各有差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尚不稳定,育龄期女性月经异常需重点留意,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可能与激素变化及子宫内膜状况关联。
1.2询问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宫腔操作史(像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或会损伤子宫内膜致使变薄;是否有内分泌疾病史,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这类疾病可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干扰子宫内膜生长;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自身免疫因素或许会影响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
二、超声检查
2.1经阴道超声为常用手段,能清晰观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通常在月经周期特定阶段开展超声检查,卵泡早期(月经周期第2-3天)子宫内膜厚度正常范围约4-6mm,若此期厚度<5mm提示可能子宫内膜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应达8-12mm,若未达该标准且结合病史需考量子宫内膜薄;黄体中期(月经周期第21-22天)子宫内膜厚度正常约7-14mm,若此期厚度薄也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通过超声还可观察子宫内膜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宫腔粘连等异常回声表现。
2.2经腹部超声相较经阴道超声清晰度稍逊,但对于无性生活史等不宜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患者可选用,检查时需适度充盈膀胱以更佳显示子宫及子宫内膜情况。
三、宫腔镜检查
3.1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薄及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情况,能发现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病变,同时可直观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及质地。对于有宫腔操作史、月经异常且超声提示可能有宫腔病变的患者,应考虑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有别,育龄期女性需留意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等适宜时期,围绝经期女性需关注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等情形。
四、激素水平测定
4.1检测性激素六项(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可反映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功能,若雌二醇水平低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孕酮水平可反映黄体功能,黄体功能不足可能致使子宫内膜分泌不良进而变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激素水平异常可提示内分泌失调相关的子宫内膜薄状况,不同年龄阶段激素水平有正常范围,青春期女性激素水平处于调整阶段,育龄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月经周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呈现相应的波动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