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有不同特点,疼痛主要在下腹部,有痉挛性、坠胀性等性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妇科病史女性表现有别,伴随消化道、神经精神、泌尿系统等症状,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初潮后,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且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有宫腔操作史女性易患继发性痛经。
一、疼痛部位与性质
痛经的疼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可为痉挛性、坠胀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女性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内侧等部位。从性质上讲,有的表现为持续的隐痛,有的则是阵发性的绞痛。在年龄方面,青春期女性痛经可能与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有关,而育龄期女性可能还需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痛经;性别上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可能会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加重痛经症状;有相关妇科病史的女性,如曾有盆腔炎等疾病,更容易出现痛经症状且疼痛可能更为复杂。
二、伴随症状
1.消化道症状:部分女性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前列腺素除了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外,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平滑肌,导致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在年龄上,青春期女性由于身体各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在痛经时消化道症状相对更明显;生活方式上,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加重这种伴随消化道症状的程度;有胃肠道基础病史的女性,痛经时消化道症状可能会被放大。
2.神经精神症状:可出现头晕、乏力、烦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这是由于痛经时身体释放的一些炎性介质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由于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相对复杂,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可能与年轻女性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女性,痛经时神经精神症状可能更突出;有心理疾病病史的女性,痛经时神经精神症状可能会加重。
3.泌尿系统症状:少数女性可能出现尿频等泌尿系统症状,这是因为子宫与膀胱相邻,子宫收缩时可能会刺激膀胱。对于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女性,痛经时尿频等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年龄较大的女性泌尿系统功能相对有所变化,痛经时泌尿系统症状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三、不同类型痛经的特殊"症状表现
1.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初潮后"1~2年开始出现,常在月经"初潮后数小时即出现,疼痛多"持续"2~3天缓解,疼痛程度不一,但一般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其疼痛程度可能与个体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有关,生活方式中运动较少的青春期女性可能原发性"痛经相对更明显。
2.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疼痛"逐渐加重",常"在月经"开始前数天即出现,月经"来潮后"持续存在",且"疼痛程度进行性加重,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还可能伴有性交痛、不孕等"其他表现;子宫腺肌病除""痛经外,还常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对于有过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如人工流产等,更容易发生继发性痛经,因为这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