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处理包括一般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初步评估与病因判断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药物治疗用抑制胃酸分泌药和止血药;内镜治疗可内镜下止血;介入治疗用于内科保守及内镜治疗无效的严重情况;手术治疗针对严重大出血经多种治疗无效或特定病因;还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肝硬化患者的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相应处理。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胃出血时可能有血液反流至气道,应让患者采取平卧位且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这对各年龄段患者都很重要,尤其对于儿童,需格外留意气道情况,避免因误吸导致严重后果。
2.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变化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循环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年龄患者正常生命体征范围不同,需依据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二、初步评估与病因判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既往有无胃溃疡、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近期有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病史特点有所差异,比如老年人可能有长期慢性疾病史,女性用药需考虑特殊时期影响。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腹部体征,如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肝硬化患者可能有肝掌、蜘蛛痣等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胃出血体格检查表现不同。
三、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促进胃内出血部位凝血,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有多种此类药物可供选择。
2.止血药物:根据情况使用适当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发挥止血作用。
四、内镜治疗
1.内镜下止血:对于明确出血病灶的患者,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止血、电凝止血等方法,能直接针对出血部位进行处理,效果较为确切。
五、介入治疗
1.血管造影及栓塞:在某些情况下,如经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治疗无效的严重胃出血患者,可考虑行血管造影检查,若发现出血血管,可行栓塞治疗。
六、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患者出现严重大出血经上述多种治疗方法仍无法止血,或存在某些特定病因需外科手术干预时,如胃肿瘤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谨慎,要迅速评估病情,因儿童对失血耐受性差,需及时补液等支持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胃出血时病情变化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各脏器功能,药物选择需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胃出血需权衡治疗措施对胎儿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胎儿安全,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4.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导致的胃出血多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关,治疗时除针对出血本身,还需关注肝硬化的综合治疗,如处理腹水等并发症。